隨著「指尖經濟」發燒,電信業者提供的服務,不再侷限於基本通話或通信,而下載來電答鈴、圖鈴或遊戲等各類加值服務,也成為賺進大把鈔票的重要營運項目。不過消基會調查發現,國內電信業者加值服務的申退資訊揭露不清,而且停話期間,消費者仍得繳交月租費,消基會痛批不合理。
為了瞭解電信業者是否充分揭示加值服務相關資訊,日前消基會針對中華電信、台灣大哥大、遠傳電信、亞太電信與威寶電信,所提供的加值服務申請、取消與收費資訊進行調查,以「來電答鈴」、「來電過濾/黑名單」、「圖鈴下載」、「遊戲下載」、「新聞資訊」與「氣象資訊」等6項為主要檢視對象。
結果發現,在申裝資訊部分,5家業者均於網頁提供申裝說明。不過在申退資訊部分,除了中華電信的完整度較高外,台灣大哥大與遠傳電信僅各有一項服務資訊完整,其他項目或其餘業者提供的申退辦法,則是「零零落落」,消費者無法一目了然,形成「申辦容易退租難」的窘境。
在收費資訊部分,中華電信、台灣大哥大與威寶電信,皆提供有基本收費資訊,但遠傳電信的「新聞資訊」、「氣象資訊」僅標示為「固定月租型」,卻未進一步說明月租費用;亞太電信則是部分「圖鈴下載」未標註費用,因此消費者必須詢問客服人員或等收到帳單,才知道要花多少錢。
同時調查發現,雖然消費者申請停話或復話服務時,不須額外支付手續費,但停話期間,不論是否在合約期限內,包含中華電信、台灣大哥大、亞太電信與威寶電信等4家業者,仍會收取月租費。而遠傳電信在無合約情況下,雖然可免繳月租費,但須支付手機號碼保管費495元,停話限期最高6個月。
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表示,一般消費者常誤以為申請停話後,其他加值服務也會一併暫停計費,但其實不然。若不想支付加值服務月租費,必須於申辦停話服務前取消。雖然消費者停話期間,業者酌收保留門號費用是可行的,但金額不宜過高;至於未使用服務,仍須繳付月租費,合理性有待商榷。
對此,遭點名之一的台灣大哥大表示,對於業者來說,替消費者保留手機門號,無法另行銷售,形成額外的營運成本,因此照常收取月租費,但消費者可調降資費,減少經濟負擔。同時非合約期間內申請停話,可保留門號長達6個月,但只收取3個月月租費,僅針對超過6個月以上,則要求每月繳納月租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