呷涼消暑氣!夏天氣候炎熱,很多人會想要吃冰喝冷飲,但台北市衛生局公布第二波散裝飲冰品及配料抽驗結果,其中有10件飲冰品,經初、複抽結果生菌數、大腸桿菌群及大腸桿菌仍超標。
台北市衛生局自入夏起,隨即展開散裝飲冰品及配料抽驗,第二波共計抽驗156件飲冰品及32件配料,有10件飲冰品經初、複抽結果仍超過衛生標準限量,包括3件冰類及7件飲料類,不合格率6.4%。
衛生局表示,156件飲冰品初抽結果有27件飲冰品不符規定,經通知業者限期改善後,複抽結果仍有10件不符規定。對於不符規定業者,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處分3萬至15萬元罰鍰。
根據衛生局調查資料顯示,違規業者包括24冷飲店(新北投豆花)、南昌製冰廠、甘萃咖啡鮮茶飲、傑西國際企業社(85℃)、鄉閤茶坊(田中園)、米加咖啡蛋糕新鮮屋、米加咖啡蛋糕新鮮屋、嗆司果茶微風店、名屋冰品、台灣茶手作茶飲。
另抽驗32件配料,檢驗防腐劑(苯甲酸、己二烯酸、去水醋酸)、人工甘味劑(糖精、環己基磺醯胺酸鹽)、著色劑及性狀等,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。
大腸桿菌群常被用來作為監測食品是否遭受污染,或是製程有無衛生缺失的重要指標之一,食品中檢出大腸桿菌群過多,雖不是食品中毒病原菌,不致於影響身體健康直接致病,卻足以顯示該產品衛生狀態不良。
衛生指標菌如超過標準,即表示在製作過程中的衛生狀況、食材、器具、包裝過程可能遭受污染,或工作人員的個人衛生狀況不佳所造成,至於常溫保存更是微生物繁殖的最佳環境。
衛生局呼籲消費者,在選購飲冰品時,最好多觀察現場製作販售場所環境是否衛生?盛裝容器是否清潔?有無蚊蠅、蟑螂出沒?冰品原料有無加蓋?另外也須注意服務人員是否經常洗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