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計總處今(6)天公布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.46%,主要是受到6月豪雨影響,蔬果價格大漲,導致CPI創下97年10月以來最大漲幅。主計總處甚至預估,8月物價上漲壓力仍大,因為8月初有蘇拉颱風,造成農業損失金額不亞於6月豪雨,且國際油價彈升,都將對物價造成壓力。
7月CPI指數年增率上漲2.46%,上漲原因是蔬果類價格的上揚,蔬菜上漲32.77%,貢獻物價0.73個百分點的漲幅,水果上漲19.9%,貢獻物價0.49個百分點的漲幅,2項合計對物價2.46%的漲幅,就貢獻了1.22個百分點;物價指數7大類中,食物類價格上漲6.27%,對物價總指數貢獻1.74個百分點,也就是說,物價漲幅有7成是食物類上漲所推升。
以商品性質別觀察,商品類上漲4.32%,其中屬於一般家庭購買頻度較高的非耐久性消費品,像是食物、能源、衛生紙、牙膏等民生用品,漲幅高達6.05%,創下97年9月以來最大漲幅,遠高於總指數的漲幅2.46%。在服務類的部分,家外食物漲幅是2.54%,也創下98年4月最大漲幅。
以每月平均消費支出6萬元規模的家庭為例,7月CPI上漲2.46%,表示在購買相同品質與數量的商品及服務的情況下,平均支出會比前一年同期增加1,476元,其中又以食物類支出增加1,040元最多。
7月物價大漲,主要來自6月10日以來連日豪雨,導致農作物受損;而8月初就有蘇拉颱風來襲,8月物價表現也將緊繃。主計總處指出,對照農委會對6月豪雨及8月颱風造成的農業災情統計,8月災損不亞於6月,因此預估8月蔬菜價格將偏高一陣子,再加上國際原油價格的彈升,8月物價壓力會比較大。
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持續下跌,7月WPI年增率下跌1.71%,原因來自化學材料、基本金屬及油品等價格聯袂走跌,不過因蔬果價格上揚、電價調漲,抵銷了部分的跌幅。其中,國產內銷品跌1.31%,進口品跌2.69%,出口品跌1.01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