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部今(23)天發布7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33.99,較去年同期微幅減少0.02%,雖然連續5個月的負成長,但為去(100)年11月以來的最小減幅,且年增率由負成長變為近乎零成長,8月就可望恢復正成長。
與去年同期相比,7月工業生產減少0.02%,其中製造業減少0.28%,用水供應業減少2.14%,礦業及土石採取業則增加5.21%,電力及燃氣供應業增加0.99%,建築工程業增加14.02%。累計1至7月與上年同期比較,工業生產減少2.57%,其中製造業減少2.79%。
7月製造業生產指數136.46,年增率負成長0.28%,製造業主要行業中,以機械設備業較上年同月減少11.28%最多,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減少10.29%居次,電子零組件業則增加4.91%。
製造業中,電子零組件業增加4.91%,主要是受惠於全球智慧行動裝置買氣暢旺,以及新興市場與國際品牌大廠備貨需求湧現,推升半導體高階製程、面板等產量持續增產。
基本金屬業減少9.63%,受到全球鋼鐵市場需求走緩,大陸鋼材產能過剩衝擊,導致鋼價持續下跌,加上鋼鐵大廠部分產線歲修,致使本產業生產續呈縮減。化學材料業減少1.12%,主要是因為國際油價回升,順勢拉抬石化行情,帶動業者回補庫存需求,加以六輕產能陸續回復正常產出水準,減幅已趨於緩和。
智慧行動裝置市場競爭劇烈,加以新世代產品即將推出,消費者等待新產品上市期間,市場買氣出現遞延現象,致使產業續呈減產,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減少10.29%。機械設備業減少11.28%,主因全球經濟景氣疲弱,壓抑機械設備投資意願,以及對大陸、印度及巴西等新興市場出口持續縮減所致。
去年同期為回補日本大地震遞延訂單,各大車廠加班增產,致使比較基數顯著偏高,抵銷暑期銷售旺季帶動的生產動能,汽車及其零件業減少4.26%,反轉為負成長。
調查製造業廠商對8月生產量看法,製造業生產量動向指數為49.6,顯示廠商預期8月製造業生產與7月相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