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政部今(31)日公布7月份全國買賣移轉棟數,整體而言7月量能來到34,450棟,比上(6)月多出3,164棟,買氣增加10.11%。房仲業者分析,出現1成以上的量能,推估與實價課稅有關,恐到了8月再過戶,而增加未來交易時的稅費,另外也有不少新成屋趕著交屋,種種因素都讓7月移轉量明顯增加。
從交易狀況來看,台北市增加14.41%,台南市增加37.11%,表現最為亮眼,其中台北市移轉量終於贏過高雄市,而高雄市雖下滑7.3%,主要是左營區在6月因自治新村改建整批過戶,一口氣增加800棟,如果扣除後,其實高雄市買氣仍成長1成以上。
台灣房屋智庫市場經理劉志雄表示,台北市7月買賣移轉動能4,215棟是自去(100)年奢侈稅實施以來,首度站上「4」字頭。雖從歷史經驗來看,5~6月是傳產的淡季,加上水災肆虐,讓台北市房市一度受到影響,不過因「實價登錄」確定8月上路,許多建案趕在這期限前完成交屋,正好反映在7月的移轉動能表現。
統計數據來看,台北市月增幅最大的區域為南港區的93%,大安區及士林區也分別有48%、46%表現,推測應是該區域建案6、7月份開始陸續交屋,使得這些行政區呈現爆量走勢。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經理蘇啟榮則認為,7月的移轉量若扣除掉實價登錄的新屋移轉干擾,實際上買賣移轉量能應該與6月相當,並未出現明顯增長,反映在實際的市場交易上,6、7月市場上交易量已經較3~5月出現滑落,8月市況也未見增溫,不過市場上的干擾因素逐漸淡化後,房市交易應可慢慢步入正軌。
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也指出,下半年影響市場利空將慢慢排除,雖然國際經濟局勢未明,但資金寬鬆已成趨勢,對於不動產有正面影響,加上政府有意開放500坪以下國有地標售,以及奢侈稅鬆綁,若經濟狀況仍未改善,在游資過多的狀況下,房地產仍將是資金避險天堂。
五都7月買賣移轉棟數表現,如下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