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節是國人重要的三大送禮節日之一,大部分的企業多半會發放禮金或禮品來慰勞員工,以提高向心力。不過人力資源業者調查發現,去(100)年近7成上班族不滿意公司的中秋福利,更有約2成「兩手空空」。今(101)年高達9成希望老闆展現誠意送「現金」或「禮券」,而且逾3成認為至少要2,500元以上。
根據360d才庫人力資源針對上班族進行的中秋福利調查顯示,去年上班族領到的中秋節禮品項目,以實用性導向的現金最多,占30%左右;其次是禮券(22%)與應景的月餅(21%);另有2%是公司請吃大餐一頓,意思意思祭拜「五臟廟」。不過也有近2成是「兩串蕉」,什麼東西也沒收到。
進一步分析上班族領到公司發放現金或禮券金額的分布,以500元至1,000元最常見,高達62%,其中收到500元的占比為32%;而1,001元至1,500元以17%居次;企業出手較大方送出超過2,000元以上的比例,僅約有14%。整體來說,67%的上班族「嘸甲意」去年公司的中秋節福利。
雖然企業主要以工作績效作為加薪、發放獎金與升遷的評斷標準,但多數上班族仍會認為自己在工作崗位上「沒有功勞也有苦勞」,因而期待老闆可以提供中秋福利獎勵自己。今年上班族最希望拿到白花花的現金(79%),其次是與現金等值的百貨公司或超商禮券(11%),合計高達90%,至於秋節應景的月餅,就僅有3%。
對於上班族來說,生活在物價高漲、薪資凍結的時代中,現金顯然可以輔助生活開銷,因此成為最渴望的中秋福利。調查發現,32%的上班族認為中秋禮金的合理價碼是2,500元以上;27%主張至少要1,000元,等於超過半數期待看到「小朋友」。然而另有5%不會在意金額,覺得有勝於無。
360d才庫行銷經理陳慶玲表示,儘管大環境景氣低迷,但不少企業仍不吝以獎金來慰勞辛勞的員工。以傳統產業工作的派遣員工為例,今年中秋福利可領約3,000元的回饋,甚至有人領到5,000元的獎金,羨煞不少從事正職工作的人。不過姑且不論價值,最重要的還是老闆感謝員工的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