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 理財 經貿 卡訊 消費 休閒 達人專欄 萬象
  CardU首頁 > 焦點新聞 >
【專題】
網購遭盜刷惹爭議 安全驗證反不安全
驗證視同本人刷卡 消基會:業者先舉證

記者  林惠琴  報導   2012/10/04  
網路刷卡購物的3D安全驗證,反讓卡友消費不安全(圖/卡優新聞網)

  網路購物日益普及,為了防止出現盜刷情況,國際信用卡組織與銀行業者聯手提供3D安全驗證碼服務,讓持卡人從事網路交易時,再多一層保障。不過日前發生一起民眾遭盜刷事件,銀行竟以通過驗證密碼為由,要求自行負擔金額,頓時原本的「美意」,反而成為卡友無法自保的「絆腳石」。

 

  日前楊姓民眾接獲銀行通知,自己網路刷卡購買飛往匈牙利的機票與槍枝,總價約11萬元。眼見情勢不妙的他,立刻致電銀行反應信用卡遭盜刷,銀行也隨即進行控管,並列入爭議款項,但之後竟以交易輸入的VISA 3D安全驗證碼正確無誤,要求自行負擔盜刷帳款,讓他十分傻眼。

 

  所謂「3D安全驗證」係指國際信用卡組織、發卡銀行與收單銀行的三方認證。在3D安全驗證交易架構下,持卡人須先至發卡銀行的驗證機制網頁註冊,並取得密碼,往後在特約網路商店消費時,除了輸入一般基本資料與卡號外,還須經過密碼驗證,才算交易成功,等於增加一道防護罩。

 

  目前VISAMasterCardJCB均與發卡銀行合作提供該項機制。不過民眾申請3D網路驗證碼時,約定條款常見「持卡人同意若交易過程中有輸入上述個人密碼、提示問題與回答等機密訊息,此交易即視為持卡人本人的交易,持卡人不得否認」,等於要消費者「概括承受」疑義帳款的責任。

 

  一般來說,發卡銀行對於遺失信用卡風險的處理,可分為「失卡零風險」與「失卡24小時零風險」,在掛失前24小時內,持卡人最多僅須負擔3,000元左右的自負額。而若發生非歸責於持卡人的盜刷事件時,卡友更不須承擔任何損失。不過3D安全驗證將責任全歸屬給持卡人,只要驗證碼通過,即視為親自刷卡,未納入盜刷免責,因此反而顯得更不安全。

 

  VISA表示,目前3D安全驗證尚未出現密碼遭破解,引發盜刷的情況,不過未經持卡人授權的交易,均可視為非持卡人的責任。但銀行業者卻認為,3D安全驗證交易與ATM領錢原理相同,密碼是私密資訊,自己疏失才會外流,因此非本人通過密碼驗證而發生盜領或盜刷時,持卡人恐怕也難辭其咎。

 

  金管會銀行局表示,面對類似情況,持卡人可以主張詐欺交易,並提出相關資料,按照爭議款項的方式處理,而近期內也會與銀行溝通,針對合約內容研議修改,設立保護消費者的條款。消基會則指出,要求消費者提出盜刷證明有其難度,應該是由銀行、國際信用卡組織,先舉證系統不會遭破解的證據。

【2012/10/04 卡優新聞網】http://www.cardu.com.tw
討論     列印     轉寄      收藏
  網友評價: (50.0%)讚  (25.0%)好  (25.0%)普普  (0.0%)待加強  (0.0%)需改進  目前共有4人評價
  您的評價: 讚  好  普普  待加強  需改進 
【熱門好康】
Google
新聞 好康 卡訊
【相關新聞】
| 關於卡優新聞網 | 服務總覽 | 服務條款 | 隱私權政策 | 廣告刊登 | 網路行銷 | 聯絡我們 | 其他聲明 | 網站使用指南 |
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(C)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.
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7號7樓 TEL:(02)2591-3300
建議使用IE6.0以上版本瀏覽器,Flash Play 8以上版本,NETSCAPE 及 Firefox 尚不支援         謹慎理財,信用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