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,受到貨幣型基金大幅流出655億元影響,9月國內投信規模小幅縮水1.77%至1.8兆元。但債券基金依舊是人氣王,光是海外債與高收債基金,第三季就合力吸金高達新台幣323億元,反觀股票型基金慘遭棄守逾106億元,金融海嘯後股消債長的趨勢明顯。
從瑞士信貸風險偏好指數顯示,近年來,市場偏好由樂觀轉為悲觀,或悲觀轉為樂觀的周期有縮短的跡象,反映市場高速波動的頻率大幅提高,不但擠壓長線資金停留在股市的時間,更增加投資人捨股就債的意願。
摩根投信債券產品策略長劉玲君認為,在上檔有空間、波動增加、漲跌周期縮短的環境下,信用債市與收益型產品提供較佳投資機會,特別在低利率環境下,高收債、新興債、高息股票、REITs等收益型資產品,將最為受惠。
就債市的布局上,劉玲君指出,由於經濟復甦動能強弱未定,但政府維持利率低檔,且企業資產負債表健康、違約率處於低檔的情況下,相對看好企業債券如高收益債券、投資級企業債券的表現機會。
至於新興債則除以美元政府債與企業債為核心外,也可適度納入本地貨幣政府債的多元策略,來適度掌握資金寬鬆下新興貨幣反彈的機會。
雖然近年來資金持續向債市靠攏,但未來仍有相當的成長空間。根據里昂證券調查,平均而言,亞洲投資人的資產組合中,仍有43%擺放在收益率極低的現金與存款,特別是許多亞洲國家的實質存款利率已來到負值,暗示資產組合過於保守,恐將面臨實質購買力下降的風險。
摩根亞洲總合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郭世宗指出,JPMorgan證券預估至2014年中,高收益債市違約率可望維持2%的低檔水準,在整體違約風險偏低下,看好高收益債仍將受惠資金行情推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