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菸盒寫上警語「吸煙有害健康」的這個概念,未來可能要出現在信用卡上了。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最近公開提出一項計劃,就想要求發卡單位未來在信用卡帳單上,必須加註警語,告訴持卡人祇繳付最低繳費額度,所可能帶來的風險。
修改的方案相當多而繁瑣,或許祇有信用卡相關業者會去細看條文。不過,倒是有些人對在信用卡帳單上究竟要寫什麼警語感到興趣。「使用信用卡過度有害健康」,不會吧?很多人還是快樂得很;「祇繳最低額度,會導致你憂鬱症,破產!」,或許對長期以債養債的人來講,這樣也難以令他們害怕。
聯邦儲備理事會另外還提出了多項針對美國信用卡業的改革方案,包括發卡單位如果因持卡人違約拖欠費用而必須提高利率,必須在四十五天前予以通知;還有發卡單位在每月的信用卡帳單上,必須寫明在當年已經對持卡人所收取的利息及手續費等等。
美國國會近兩年來對於信用卡發卡單位侵犯持卡人權益的問題,盯得相當緊。許多國會議員都認為,卡債問題除了持卡人的理財觀念不佳以外,信用卡發卡單位不顧風險、製造陷阱,或資訊並未適當揭露,也讓卡債問題更為嚴重。因此,國會議員對聯儲會也施加了相當大的壓力。
聯儲會這次關於信用卡法案的大整修,便花了兩年的時間,根據許多對持卡人一對一的意見調查整理而來,並且把目前初步擬定的方案在網路上公佈,在未來四個月內接受民眾對方案提出意見,並再進行小幅修改,然後準備在明年開始施行新方案。
或許信用卡帳單上加註警語,就像香煙盒上的警語一般,沒有人知道它究竟能發揮多少作用。不過,美國政府面對卡債問題的處理態度,從一般教育一直到修法都不斷持續進行,仍值得台灣參考和效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