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用卡權益一再縮減,已不再是新聞。從停止機場貴賓室、免費停車,到縮短紅利年限、降低現金回饋,銀行案例不一而足。其中,最受注意的就是台北富邦A Money白金卡及A miles 航空卡,不但引發卡友強烈抨擊,揚言剪卡抗議,就連銀行同業也多有怨言及揶揄。但是,台北富邦卻能擺脫困境,已連續三個月奪下發卡量冠軍,實屬不易。
根據金管會公佈的四月份信用卡財務資料中,四月份整體發卡量為293,826張,比三月份成長近1萬張,成長率3.3%,是近三個月來最好的成績。停卡量也明顯下降,比三月份減少了逾10萬張。因此,發卡數減掉停卡數的流失卡數僅為187,051張,是今(96)年以來最低。
四月份逾期三個月以上的呆帳率為2.37%,比三月為低,其中僅有中華商銀(11.04%)、萬泰(3.20%),其餘銀行皆在3%以下,可見信用卡呆帳狀況,已在銀行掌控當中。
然而,仍然沒有一家銀行發卡量超過五萬張卡,而台北富邦以46,172張成為發卡王,第二名到第四名也都是悠遊聯名卡的發卡行,國泰世華(38,972張)、中國信託(36,773張)、台新銀行(18,525張),第五名則是近來飽受呆帳困擾的萬泰商銀(17,789張)。
根據台北智慧卡公司表示,四月份悠遊聯名卡發卡量近五萬張,可見悠遊聯名卡具有帶路的作用,因此四家發卡行皆有不錯的表現。而本月各家銀行淨發卡數(發卡數減去停卡數)為正者,共有10家銀行,卡債風暴顯已漸緩和。
台北富邦表示,發卡仍以A系列卡為主,悠遊聯名卡也有不錯的表現。權益變動後,福利還是優於其他銀行,對於銀行及卡友而言,不見得是件壞事,反而能重新審視信用卡的功能。
在簽帳金額方面,所有銀行累積簽帳金額為1063億元,比三月份小幅下滑。其中,中國信託以211億元奪冠,市佔率高達18.8%;而第二名為國泰世華,也有105億元(市佔9.3%);台北富邦居第三則有近100億元(市佔8.8%)。但前三名的刷卡金額和市佔率都比三月份為低。
有效卡率(即活卡率,有效卡數/發卡數),外商銀行的表現亮眼,花旗高達76.4%、渣打71.8%,而台北富邦也有近七成(69.9%)的成績。
至於,銀行最主要的獲利來源的循環信用餘額和預借現金兩項,花旗仍是霸主,循環信用餘額有428億元(市佔13.5%),當月預借現金金額也有22億元(市佔41.4%)。對於這樣的表現,花旗銀行消費金融台灣區總經理管國霖表示,花旗透過獨有的風險管理機制,精選卡友。別人不敢做的業務,花旗反倒有實力去經營。
四月份信用卡發卡前10名,如下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