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實價登錄上線後,終於讓人稍稍一探原本神祕的房價,有些地區一如預期開價果然是開好看的,有些地段就符合市場上的成交價。有不少人對於實價登錄都是抱持著看好戲的心態,恨不得讓一堆拉高房價的建商、仲介及投資客無法遁形。但是就算真實的房價現形了,很多人還是買不起房子,所以實價登錄所帶來的效應,看來對情緒上的發洩效果比較大。
雖然房價會因此緩步修正,若要認為幾個月之後,就買得起現在無力購買的地段,那也太天真了。有人認為實價登錄是造成目前房市不振的原因,但我並不這麼認為,因為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,只是有能力買的人多了考慮的時間,就這樣而已。
對於哀鴻遍野的房仲業來說,回歸到原本仲介業的初衷才是正途,房仲本質就是買賣雙方的橋樑及溝通管道,不過這幾年來卻變成了高房價的推手,如今實價登錄上線導致交易銳減,竟反過來指責政府這項政策,這豈不是倒果為因?
實價登錄上路之後,反而有助於舒緩目前社會上一些對於建商、房仲、投資客不滿的氣氛,讓一般民眾與這些人的對立,不會再持續加深,也可減少買賣雙方不信任的鴻溝,長期來看將有助於房市的建全,何來傷害房市發展的理由?
目前社會的階級對立或仇富,主要來自一方認為另一方賺了太多的「不義之財」,想想在台灣經濟高度成長的時候,怎麼沒發生如現在的仇富現象?在台灣經濟高度成長的過程中,台灣人賺的錢幾乎都是「製造財」,但這幾年富人累積財富的手段,卻是用錢賺錢,包括房地產投資也是一樣,難免讓人有著「投機」的感覺。
所以,實價登錄這類資訊公開透明的政策,有助於消彌日漸發酵的階級對立衝突,一個政府不能放任有錢的一方,按照既有模式一直發展下去,否則遲早會發生社會衝突。為了社會的長治久安,請大家正面看待這樣的政策吧!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