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歡傳統小吃肉羹、貢丸的消費者可得當心了,台北市衛生局於10月份針對傳統市場、超市、食品行等,進行豬肉加工品動物用藥監測抽驗,共計採樣30件豬肉加工品,其中有3件產品檢出氯黴素,不合格率達1成。
本次共抽驗30件豬肉加工品,包括12件貢丸、7件香腸、5件火腿及培根、4件肉排類、2件肉羹,檢驗項目為多重動物用藥及氯黴素類,標準為不得檢出。但其中友3件產品不符規定,分別為「手打赤肉羹」,檢出氯黴素0.004 ppm,「宏城洋火腿」,檢出氯黴素0.0009 ppm,「貢丸」,檢出氯黴素0.0006 ppm。
台北市衛生局表示,目前各賣場已將違規產品下架,經調查「手打赤肉羹」及「貢丸」來源廠商為雲林縣、「宏城洋火腿」來源廠商為嘉義縣,並移請所轄雲林縣及嘉義縣衛生局依法處辦。
檢驗結果不符規定者,可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1條第1項第5款「動物用藥含量超過安全容許量」規定,並依同法第29條第1項,將產品予以沒入銷毀外,以及依同法第31條,處來源業者6萬元以上600萬元以下罰鍰。
衛生局進一步表示,氯黴素是一種抑菌類抗生素,因價格低廉目前仍然盛行於一些低收入國家,但在其他西方國家已經甚少使用,國內豬肉及其加工品法定均不得檢出氯黴素。若是人體累積過多氯黴素,可能會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、紅血球發育不全,甚至會引發心臟衰竭。
衛生局提醒消費者,選購肉品時,最好選擇來源明確,認明有產銷履歷驗證標章或CAS認證者為佳,衛生局未來仍會加強豬肉加工品殘留動物用藥之稽查及抽驗,以維護消費者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