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厚,你很白目耶!」以往遇到搞不清楚情況的人,通常會以「天兵」來形容他,現在新世代的職場中,這種人又被稱為「白目仔」。而這樣的白目仔,卻時常出現在身邊,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,就有近九成三的上班族認為,公司有白目仔存在。
這樣的白目仔,男女比例不分軒輊,通常會有三種情況出現,例如搞不清楚狀況、只出一張嘴,以及不懂職場倫理等,尤其最常發生在新進員工身上,而大眾印象中的七年級草莓族,反而排在第三位。
1111人力銀行吳睿穎表示,新進員工出現白目狀況,主要是由於尚未了解企業文化,因此發生處於狀況外的情況;而資深員工則因為資歷最長,所以容易有倚老賣老、不依規定行事的白目事蹟。
一般大眾對於七年級生抗壓性不足的既定印象,也讓七年級生容易與「職場白目仔」產生聯想,因此,在「職場白目仔」的分布年齡層中,七年級前段班(70~74年次)也占了其中兩成。
吳睿穎說明,1980年以後出生的人,泛指為Me世代,當時台灣正處在工商業快速發展、多元化高度教育環境的環境下,Me世代優點之一「情感表達直接」,一進入職場後,就成為前輩眼中的白目仔,世代差距衍生的隔閡,不應該以偏概全的套在七年級身上。
至於這樣的白目仔,對於職場的影響,則有六成以上的上班族,認為影響到工作效率,因此就有高達五成七的人,選擇避免與白目仔共事,或轉而自己也謹言慎行。
職場人人自危,深怕成為「職場白目仔」,其實只要掌握三大方法:謹言慎行、保持謙虛的態度,並尊重職場前輩,就可以避免當「白目仔」。這也顯示在職場上不管新人、舊人,基本的待人處世態度仍然是受歡迎程度與否的關鍵。
因此,吳睿穎建議社會新鮮人,應遵循「新人求生法則」,少說、常問、多看、虛心、誠懇,並且掌握謹言慎行的原則,就不會成為大家眼中的職場白目仔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