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管會26日公布今(96)年三月份本國銀行資本適足率,當月份本國銀適足率平均只有9.46%,創下近年新低。其中,在未被接管的銀行當中,寶華銀、華僑銀、慶豐銀、安泰銀和萬泰銀等五家銀行,適足率低於金管會要求的8%門檻。
所謂資本適足率,是以銀行自有資本淨額除以其風險性資產總額而得的比率。依我國銀行法規定,銀行的資本適足比率必須達到8%,目的在規範金融機構操作過多的風險性資產,以確保銀行經營的安全性及財務健全性。若低於2%,在90天內主管機關就會強制接管。
這五家適足率未達標準的銀行,其適足率分別為:寶華銀0.87%、華僑銀6.31%、慶豐銀6.31%、安泰銀7.49%、萬泰銀7.51%。
其中,華僑銀已確定於今年年底併入花旗銀行;而安泰銀行也於六月中增資過關,私募基金Longreach Group(隆力)以51%股權,入主安泰銀。所以金管會正在緊盯資本結構的,只剩寶華銀、慶豐銀和萬泰銀。此三家銀行均表示有「自救性」的增資計畫。
金管會原本限期寶華銀須於五月底資金到位,但是不但該銀行至今增資未成,資本適足率更不到1%,而金管會卻遲遲未處理。昨日寶華銀召開股東會,更爆出賣不良債權(NPL)疑涉不法的疑慮,據了解,金管會檢查局已將此案移送檢調。
無獨有偶地,萬泰銀四月底淨值跌破資本的1/2,增資案也沒有下文,但是近九個交易日股價卻直直飆,針對股價異常上漲,金管會表示將進行調查。
此外,慶豐銀由於累積虧損高達新台幣53億餘元,日前先通過減資案,減資53億元,先解決資金缺口問題,並預定八月完成增資案,取得營運資金。
除了上述銀行外,板信商銀資本適足率8.08%,已逼進金管會規定的臨界值。而距離8%仍有段距離的聯邦銀、遠銀,則已未雨綢繆找金主增資;據了解,其中遠銀決議私募80億元,以增強資本適足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