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 理財 經貿 卡訊 消費 休閒 達人專欄 萬象
  CardU首頁 > 焦點新聞 >
【專題】
趨勢大師奈思比預言 兩岸經濟將密切整合
中國向香港經濟制度靠攏 台灣政府應放手

記者  陳慧琳  報導   2007/06/28  
大師奈思比:要經濟快速成長,就必須加入世界(圖/卡優新聞網)

  趨勢大師約翰‧奈思比(John Naisbitt)(28)日以「大趨勢.決戰大未來」為題發表專題演講,會議廳中三千多個座位座無虛席。針對台灣人民關心的兩岸議題,奈思比表示,台灣與中國的經濟會密切整合。

 

  今(96)年適逢香港回歸十週年,奈思比舉出香港回歸中國的例子,讓中國社會主義漸漸套上資本主義的色彩,現在的中國與香港不再是「一國兩制」,而是「一國一制」,所謂「一國」還是中國政府,但「一制」卻是向香港的經濟制度靠攏。

 

  奈思比表示,台灣及中國的關係雖然有複雜的政治因素,但經濟融合才是最重要的。他預言兩岸經濟未來會愈來愈整合,台灣、中國的資金會愈來愈以「合資」型態出現,奈思比指出:「其實現在的現實面就已經是如此了。」

 

  對於台灣企業、民眾擔憂台灣會在世界被「邊緣化」一事。奈思比認為,亞洲是未來全球經濟蓬勃發展的重心,而台灣的地理位置又處在蓬勃發展的中心點,應善用地理優勢。

 

  他建議,台灣的政府應該記取日本十年經濟衰退的教訓,日本經濟走向衰退,就是因為政府干預太多。奈思比不諱言點出,他看到台灣政府反其道而行,認為政府應該放手,讓企業尋找成長與創新的動能。不要凡事都希望透過政策,進行產業微觀調控。奈思比說道:「政府最重要的工作,是創造一個有利企業發展的環境。」

 

  他進一步指出,台灣要面對的其實不是中國的問題;台灣要面對的其實是融入世界的問題。在全球化的浪潮下,想要經濟快速成長,就必須加入世界。

 

  對於全球未來的經濟趨勢,奈思比提出新經濟定論,認為經濟領域無國界。奈思比表示,「中國的經濟正快速朝此定論邁去。也就是說,中國的全球化、中央權力的下放愈來愈快。」現在中國有174個城市人口超過100萬人,大城市競爭激烈,其中最可以看出中國全球化加速的例子,就是這些城市正積極興建國際機場。

 

  他表示,中國正在建造約440座的國際機場,只要有國外飛機飛入,就代表國際熱錢的流入。不過,依據奈思比的觀察,他認為,中國每年10%經濟成長率或許無法持久,但仍將扮演帶動全球經濟成長的動力。他說,中國已經是世界工廠,中國快速的成長,超越歷史上任何一個歐美國家,例如工業革命後的英國、美國、日本及南韓。

 

  此外,中國在科技創新與工業設計上,也正以快速的步伐跟上,從上海當地培養出許多具世界水準的設計師就可以看出。中國已經從製造跨入設計產業,進入第二階段的成長。

 

  「短期內要超越美國,不太可能!」奈思比分析,目前中國的經濟規模約2兆美元,美國約13兆美元,就算中國經濟每年以10%高成長,美國以2.5%成長,至少也要35-40年才能夠超越美國。

【2007/06/28 卡優新聞網】http://www.cardu.com.tw
討論     列印     轉寄      收藏
  網友評價: (100.0%)讚  (0.0%)好  (0.0%)普普  (0.0%)待加強  (0.0%)需改進  目前共有2人評價
  您的評價: 讚  好  普普  待加強  需改進 
【熱門好康】
Google
新聞 好康 卡訊
【相關新聞】
| 關於卡優新聞網 | 服務總覽 | 服務條款 | 隱私權政策 | 廣告刊登 | 網路行銷 | 聯絡我們 | 其他聲明 | 網站使用指南 |
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(C)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.
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7號7樓 TEL:(02)2591-3300
建議使用IE6.0以上版本瀏覽器,Flash Play 8以上版本,NETSCAPE 及 Firefox 尚不支援         謹慎理財,信用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