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 理財 經貿 卡訊 消費 休閒 達人專欄 萬象
  CardU首頁 > 焦點新聞 >
【專題】
上班族流動率激升 平均在職兩年
受勞退新制影響 35至39歲的老鳥流動快

記者  陳慧楨  報導   2007/07/04  
上班族流動率提升,平均在職時間縮短了兩個月(圖/卡優新聞網)

  「一年換廿四個老闆」,換工作的頻率高,一向是大眾對於七年級生的既有印象。不過,根據一份由人力銀行所做的調查顯示,勞退新制實施兩年以來,整體流動率都有升高,但3539歲的「職場老鳥」流動率,卻正在加速,平均在職期間縮短了七個月。

 

  根據104人力銀行統計,與勞退新制實施前,也就是2005年相比,上班族待在一份工作的服務時間,由平均兩年兩個月縮減為平均兩年,不論就年齡、產業觀察,大部分的工作者流動率都顯著升高,尤其在年齡分層上很明顯。

 

  像是在以七年級為主的2529歲上班族,平均在一份工作服務的時間,由兩年一個月縮短為不到兩年;而一般刻板印象中,穩定度最高的30歲以上的工作者,也由將近三年,縮短為兩年至兩年半左右,成為流動率最高的族群之一。

 

  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表示,造成職場老鳥流動率提高的原因,除了景氣與產業結構等大環境的影響外,勞退新制上路後,勞退金個人帳戶化,也降低了中年受雇者轉職的機會成本,因此3040歲上班族流動率跟著變高。

 

  方光瑋就指出,在實施勞退新制後,雇主提撥6%的勞退金,讓這群職場中堅分子,更敢放手去追求自我實現的目標,進而刺激了短期流動率的提高。

 

  根據104人力銀行今年初的轉職調查,3040世代今年有轉職意願者就超過五成,還有兩成的3040世代表示,想「多方嘗試,找尋更合適的舞台」,顯見愛換工作,將不再成為七年級的專利。

 

  而這些流動率提高的職務工作者,多為營建施作規劃、生產製造、經營人資、行政總務、資材運輸物流、業務銷售人員,平均在職時間都縮短了四個月以上。

 

  方光瑋說明,這些流動率高的人,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,一類是受產業景氣大好影響,轉職機會近年變多,如營建不動產人員、資材運輸物流等;另一類則是因為擔任非企業核心價值型的工作,在產業外移、工作外包的環境變化下,飯碗可能不保,必須另闢職涯途徑,如行政總務、生產製造等從業人員。

 

  人力銀行也預測,未來企業的平均壽命將比員工還短,工作流動性同時將呈現M型化發展,知識工作者和勞動工作者的流動性都會提高。但兩者的流動原因則大不相同,對知識工作者來說,把專業帶著走輕而易舉,若企業不能相對提供發展舞台或者激勵員工制度,知識工作者的忠誠度自然會下降;而勞動工作者若不能創造價值,流動率將被迫升高。

【2007/07/04 卡優新聞網】http://www.cardu.com.tw
討論     列印     轉寄      收藏
  網友評價: (33.3%)讚  (33.3%)好  (33.3%)普普  (0.0%)待加強  (0.0%)需改進  目前共有3人評價
  您的評價: 讚  好  普普  待加強  需改進 
【熱門好康】
Google
新聞 好康 卡訊
【相關新聞】
| 關於卡優新聞網 | 服務總覽 | 服務條款 | 隱私權政策 | 廣告刊登 | 網路行銷 | 聯絡我們 | 其他聲明 | 網站使用指南 |
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(C)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.
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7號7樓 TEL:(02)2591-3300
建議使用IE6.0以上版本瀏覽器,Flash Play 8以上版本,NETSCAPE 及 Firefox 尚不支援         謹慎理財,信用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