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位處於歐亞大陸的板塊交界處,屬於地震發生的高頻率地區,根據內政部的統計,九二一大地震時,受到損傷的建築物,就達到近九千棟,由於地震與一般災害不同,無法事先預防,因此購買地震險就顯的相當重要。
所謂的「住宅地震基本險」,是指建築物受到地震震動或由地震引起的火災、爆炸、地層下陷、滑動、開裂、決口等災害,而造成「全損」時,可獲得保險公司理賠。
也就是說,當發生地震後,房屋必須經過政府機關,或其他經內政部認可之建築師公會、結構技師公會、土木技師公會等專業人士,鑑定為「不堪居住必須拆除重建」或「非經修建不能居住且修復費用為重建費用百分之五十以上者」,保險公司才會理賠。
蘇黎世產險就表示,就住宅部份,雖然政府已將地震納入投保機制,民眾只要購買「建築物」的住宅火災保險,就會自動納入保額一百二十萬元的「住宅地震基本保險」。但是,由於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保額僅一百二十萬元,其餘大部分損失,還是須要民眾自行負擔。因此,民眾如果想要獲得補償,最好自行購買「地震超額保單」。
「地震超額保單」在各大保險公司,名稱不盡相同,或有稱之為「擴大地震保險」。但不論名字如何,所指的都是同樣的產品,消費者必須先購買地震基本保險,也就是住宅火災險附加地震險後,才能再加購超額地震險。
至於超額地震險的保險金額,必須以住宅火險保額的八成為原則,另外兩成則由被保險人自保,所需支付的保費,則與房屋所在的縣市、大小、建築材質、總樓層、每坪裝潢金額相關,原則上以裝潢金額為主要依據,裝潢費用越高,保額與保費也就越高。
以蘇黎世產險的地震險計算,在台北市三十五坪四層樓水泥造的房屋為例,如每坪裝潢金額50,000元,超額型地震險須支付的保費為4314元,但保額就可達到300多萬,如果每坪僅花15000元裝潢,保費僅需支付1399元,但保額就僅有97萬,差異十分驚人。
因此,保險經紀人建議民眾,欲加保地震超額保險,可以房屋最小坪數來投保,也就是不要將公設等一併計算,就能以最低的保險費用,獲得最實在的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