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 理財 經貿 卡訊 消費 休閒 達人專欄 萬象
  CardU首頁 > 焦點新聞 >
【達人專欄】
【維特專欄】對抗高物價 回歸需求基本面
年輕沒做好理財規劃 年老退休生活堪慮

記者  維特  報導   2007/08/03  
回歸需求基本面,做好理財規劃(圖/卡優新聞網)

  前一段日子,台灣出現搶購名牌環保包的怪現象,不僅漏夜排隊,還因此大鬧百貨公司。這樣的社會現象相當怪異,這些人真的知道自己在搶什麼東西嗎?搶到之後又得到了什麼?真的只是虛榮心作祟嗎?這其實是很深層的社會問題,代表著台灣民眾內心,其實是很空虛的。

 

  場景換到今天早上,我要走進捷運站之前,看到第一個人是乞丐,趴在地上乞討,第二個是一位老婆婆,在路邊賣自製的「絲瓜水」,第三位是一位老爺爺,拿著一個桶子,賣著一些很便宜的小玩具。進入捷運站的短短路途中,就連續出現三位社會底層的人物,對照搶名牌包的景象,讓我的心情起伏很大,一個台灣,兩個世界,真實的在我眼前上演。

 

  再對照到另一個場景,筆者為了新學期方便接送小孩,這幾天去訂購了一部新車,而且還是一次付清車款。同事們問我說,在經濟如此不景氣的狀態下,為何還能如此?

 

  以上的幾個景像,我綜合思考了一下,最大的差別在於大家有沒有「回歸生活需求」的心態。搶名牌包是生活需求嗎?照常理來說,並不是!那又為何有些人到年老了,還需要靠賣小物品維生?

 

  我看過國外的報導,年老的人會有不好的生活,最主要是年輕時沒做好理財規劃,沒做理財規劃的最大原因同樣是「忽略生活基本面」,這跟我的觀念不謀而合。

 

  生活基本需求無非是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樂,但若是有太多超過基本需求以外的消費,無形中財富就會慢慢流失。很多人說,我每個月還是有存錢啊!但根據統計,要形成這種超過生活所需的消費習慣,只需要3個月到一年的時間。但是當習慣養成後,就會開始「吃老本」,之前的儲蓄會逐漸流失。

 

  縱使此階段同樣在存錢,但進入到下階段時,財富終究會流失,所以很多人會發現,怎麼工作很久了,還是身無分文?許多人當薪資有4萬的時候,比起過去2萬薪資時的生活,赫然發現,為何薪資多了兩萬,存款也沒增加?

 

  其實這不是「節儉一點」就可以改變的現象,尤其是現在物價高漲的時候,過度追求超過基本所需的浮華和虛榮,將會讓人落入存款沒增加,生活未改善的泥沼中。所以,建議各位讀者,應該想想2萬薪資時,你的基本生活需求是什麼?再對照現在你的需求又是什麼?讀者就可以發現,生活的需求並沒有大幅擴張,而是消費習慣改變了。相信這其中的差異,可以帶給各位讀者不小的省思。

 
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

【2007/08/03 卡優新聞網】http://www.cardu.com.tw
討論     列印     轉寄      收藏
  網友評價: (100.0%)讚  (0.0%)好  (0.0%)普普  (0.0%)待加強  (0.0%)需改進  目前共有5人評價
  您的評價: 讚  好  普普  待加強  需改進 
【熱門好康】
Google
新聞 好康 卡訊
【相關新聞】
| 關於卡優新聞網 | 服務總覽 | 服務條款 | 隱私權政策 | 廣告刊登 | 網路行銷 | 聯絡我們 | 其他聲明 | 網站使用指南 |
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(C)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.
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7號7樓 TEL:(02)2591-3300
建議使用IE6.0以上版本瀏覽器,Flash Play 8以上版本,NETSCAPE 及 Firefox 尚不支援         謹慎理財,信用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