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離四月十日的卡債協商優惠期限進入倒數計時,根據金管會的最新資料,已有六萬多人申請協商;期間屆滿之後,銀行將會恢復催收及計息作業,但是協商機制將會持續到年底。
為了替所有卡債族減輕負擔,金管會從去年12月份開始債務協商機制,有意願還款的卡奴,只要與最大債權銀行進行協商,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12期到80期、利率由3.88%到12.88%的還款方式,而且金管會還要求各銀行只要進入債務協商就不得催收,減少卡債族的心理壓力。目前申請協商的案件已經有65188件,其中協商成功案件達43692件,約有七成協商成功。
但是這樣的優惠方案,只剩下最後兩個工作日,從四月十一日開始,各家銀行就要開始計算20%的高額利息,並且進行催收工作,「債務協商的免息優惠」將會取消。如果以欠債100萬來計算,那一個月就要繳高達16000元的循環利息,若根據金管會的資料,七成卡奴欠債30萬元以下,則一個月也要繳交4800元的利息費,對真正有困難的卡債族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。
金管會表示,卡債族在協商成功後,一定要出面與銀行簽約並繳款,否則一切的協商都是白費,銀行還是會一樣計算利息。而若以四月十日的底限來看,兩個禮拜完成簽約,卡債族在五月份的第一次繳款狀況,算是對金管會這幾個月來處理卡債問題的總體檢,如果卡債族拒繳率過高,對金管會的努力無疑是一種打擊。
至於四月十日以後,協商機制還會不會持續,目前的傾向是會到年底,但是目前的優惠方案將會取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