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年來各大金融機構紛紛推出「財富管理」的服務,但是到底什麼是財富管理?跟投資又有什麼不同?況且有的金融機構又限制財富管理客戶總資產需要幾百萬以上,一般的升斗小民又該如何?今天透過這篇文章來讓大家認識「財富管理」。
財富管理顧名思義就是,針對每個人的財富來做管理,透過管理讓每個人很清楚自己的資產及負債,進而達到增加財富的目的。
很多人會問,那跟「投資」有何不同?投資的定義比較清楚,就是把錢拿出來,購買某個金融商品,然後賣掉時如果有獲利就賺錢,反之則賠錢。「投資」也包括在財富管理的一部份,但是財富管理會更全面的,去檢視每個人的財務狀況。
舉例來說,A先生到了某家金融機構,財富管理的人員會從A先生的收入、生活支出、負債、現有資產、現有投資等來做全面性的評估,甚至會把A先生的年紀、職場狀況等等也納入做全面性的評估,進而規劃出一套A先生專屬的財富管理計畫。
這計畫內容可以做到很詳細,比如說財富管理專員看到A先生的房子有房貸,另外還有其他一些貸款,每個月也有定時的投資。但是A先生跟財管專員反映每個月的生活開銷,還是很吃緊!這時財管專員便會替A先生的財務狀況做健檢,透過評估之後,房子若還有貸款空間,或許就會建議A先生把房子做增貸,還掉其他貸款,剩下的錢還可以去做保單投資,或者適合的基金投資。
這時財管專員也會算出這些投資的獲利率,大概會是多少,獲利%可以超過房貸利率等等,甚至會提供這樣的資產配置多久之後,可以把房貸還清、多少時間後可以有多少獲利,每個月生活支出,可以上升多少%等等。
總結來說,財富管理提供的服務,就類似全身的健康檢查,當檢查完畢後會建議適合每個人狀況的調養方式。傳統個人的投資理財,就很像每個人看到坊間補品,就買來吃。其實沒有足夠的資訊,來判斷這樣養生的方式是不是正確,如果用了錯誤方式,就會減少自己的生命。
同樣的,財富管理提供的就是全面且充足的資訊,讓你的「財富壽命」可以延長。下篇文章筆者將會提供幾個財富管理的實際操作方式,來讓大家做參考,對讀者們應該會有相當的幫助。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