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債風暴狂襲全國,受傷的不只是繳不出錢的卡奴而已,而是台灣整個經濟情勢都受到了影響。由於銀行的信用緊縮,同時持卡人被停卡也多,影響所及已經遍佈了台灣的各行各業。
百貨業哀號遍野
這次的卡債風暴當中,首當其衝的就是百貨業,整體業績掉了兩三成,賣場裡面依舊滿滿是人,但是出手購物的人就明顯減少,大家都是只看不買,看得業者心急如焚。不僅如此,百貨公司的不景氣,還連帶使得附近商圈冷冷清清,大家共同過了一個有史以來最寒冷的冬天。
除了百貨業之外,3C產品也明顯的受到影響,屬於高單價的筆記型電腦以及手機,銷量掉了三成以上,損失超慘重。而高單價汽車商品,也是一樣面臨銷售困難的窘境,新車發表會不斷上場,但是出手下訂單的卻是少之又少,銷售員真是欲哭無淚。
量販店逆勢成長
各行各業因為卡債風暴而都被掃到了颱風尾,哀號遍野,但卻也有在這波風暴中脫穎而出的生存者,上演逆勢成長的精彩戲碼。在卡債風暴中,由於消費者需要懂得精打細算、斤斤計較,因此消費觀念的隨之改變,能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實惠的產品,這種消費觀念已經為廣大消費者所接受,因此強調最低價的量販店的自有品牌銷售反而逆勢成長,表現亮麗。家樂福的「No.1」、大潤發的「大拇指」以及愛買的「最划算」通通都大幅成長,成為這波卡債風暴中的明顯受益者。
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當舖也是這波卡債風暴的受益者。由於銀行的信用緊縮,一些急需現金的民眾又回流到當舖當中,使得當舖的業績回春,享受到多年未有的春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