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年底由於信用擴張及過度消費,演變成震驚金融界的雙卡風暴,至今已快兩年了。其間使得民間消費力遽降,經濟景氣一度因而下滑,而銀行不但成為眾矢之的,更讓多家消金銀行受創嚴重。然而,八月份金管會所公佈的信用卡數據,確實看到風暴已漸停歇,甚至讓人感覺信用卡的春天,已經悄悄來臨。
根據金管會公佈今(96)年八月份信用卡的資料顯示,當月發卡量為361,244張,創下七個月以來的新高,為今年度的次高水準,僅次於一月份。其中中國信託連續第三個月奪下發卡王,發卡量更一舉衝上八萬張以上(82,569張);第二名國泰世華也連續兩個月突破3萬張;而聯邦(28,881)、台新(28,594)、台北富邦(27,790)則在伯仲之間,分居三、四、五名,然八月下旬剛發新卡的花旗,卻落居第六名,不過在新卡效應逐漸發酵下,實力仍不容小歔。
觀察當月流失卡量(發卡數減停卡數),更可明顯看出卡債風暴已過的跡象,八月整體銀行總共停卡398,987張,是繼今年六月份後,卡債風暴以來低於40萬張的月份,與去年動輒百萬張的剪卡量相比,確實減緩不少。
而流失卡量更因此降到4萬張以上(37,743張),更是卡債風暴以來的最低量。其中,中國信託終於擺脫發卡負成長的泥沼,八月份發卡正成長近萬張,而一向剪卡嚴重的台新銀行,也從今年初流失10萬張卡,到八月僅流失七千多張而已。
對此,中國信託表示,「Q-Pay」快速付款的功能,持續發酵。而新一波悠遊三方聯名卡的開放申辦及促銷方案,將會再吸引更多的新戶加入。
國泰世華則對於發卡成長表示,尊榮白金卡的上市,具有母雞帶小雞的作用,讓分行人員能順利推動辦卡。
雖然,八月份整體簽帳金額略為下降,但仍維持在1200億元以上。隨著九月份的連假及十月份的百貨週年慶,刷卡金額將會有增無減。其中,中國信託不愧為信用卡龍頭,八月簽帳金額仍有246億元的水準,幾乎是第二名國泰世華的二倍,市佔率高達20.24%。
至於,循環信用餘額則是持續下降,顯示在金管會的強力監控下,仍發揮了良好的功效。不過,花旗銀行則是逆勢操作,循環信用餘額大幅上升10%,達到455億元的餘額,市佔率更高達15.24%。
另外,整體預借現金金額,八月份有72億元之多,較七月多出七億多元,成長率也達10%,象徵小額信貸將重出江湖。花旗銀行仍有25億元的放款,市佔達35.61%,而中國信託緊追其後,也有22億元,市佔30.38%,雙方在此拼戰激烈。
卡債風暴雖然帶給銀行莫大的衝擊,但也讓銀行獲得了不少的經驗,也因此學會如何從客戶中,再篩選出好的客戶,藉由聯徵及銀行內部的信用評等系統,也使得各銀行有能力再次出發。而卡友們在銀行未來可預見的競爭下,也將重新獲得重視,會再得到許多的優惠。
八月份信用卡發卡量前十名,請見下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