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民眾可能都有在逛街購物時,卻被信用卡業務員拉住的經驗,經過一番推薦後,便辦了張信用卡。但金管會為抑制這種浮濫的情形,曾下令規定不得在戶外擺攤辦卡,使得信用卡業者轉為在賣場內「拉人」。
好多年前各家銀行為競爭信用卡發卡量,紛紛在人潮眾多的據點擺攤,企圖創造更高的業績,但這也往往容易造成民眾反感,因為不但掃了逛街興致,對於業務員的真偽性,也產生質疑。
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鍾慧貞表示,就是有鑑於此,所以要求銀行不得繼續在戶外「拉人」,信用卡業務的推廣,必須改在營業商場內,例如百貨公司、大賣場、加油站等,以免銀行專業形象被大打折扣。
對於辦卡業務員是否為真正的銀行人員,還是詐騙集團偽裝?中國信託信用金融總管理處副總經理楊各露指出,民眾如果對信用卡業務員的身份起疑,可以要求出示職員證,如果無法證明,或是衣衫不夠整齊、清潔等,民眾都應該拒絕,必免個人資料外洩後遭到詐騙。
但是楊各露也認為,有了金管會的相關限制後,各家銀行轉往營業商場內設點,其實對民眾就已經是一層保障。他舉例像中國信託和101購物中心、大葉高島屋、屈臣氏等,都合作發行有聯名信用卡,所以中國信託業務人員,才可以在賣場裡推廣信用卡,「閒雜人」是不會被商家允許進駐,所以被騙的風險性其實很小。
至於透過擺攤的據點辦卡,是不是核卡速度會比較慢?楊各露回應表示,這兩者間沒有太大關聯,銀行不管收到何種方式申辦信用卡的案件,處理程序與時效是一樣的,而民眾如果因時間過長有所擔心,可以直接打電話詢問辦卡進度。
其實在使用信用卡時,都有著許多契約條款存在,像是違約金、循環利息等的計算方式,民眾在申辦時都應該詳加瞭解,透過擺攤據點辦信用卡,雖然多了便利性,但「詳加詢問」的工作一樣不能馬虎,才不會到頭來傷害到自己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