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 理財 經貿 卡訊 消費 休閒 達人專欄 萬象
  CardU首頁 > 焦點新聞 >
【專題】
悠遊聯名卡發量不足 銀行「頭殼抱ㄟ燒」
銀行成本高斤斤計較 卡友要看牛肉在哪裡

記者  鄒韻婷  報導   2007/11/15  
銀行釋出的優惠,似乎得不到消費者認同(圖/卡優新聞網)

  悠遊聯名卡發行已過一年多,不過四家銀行的發卡狀況卻不如理想,依照合約今年底各家銀行最少要達到37.5萬張卡,不然就得付出高額違約金。對此,智慧卡公司總經理林志盈則是表示,會再找這四家銀行討論。

 

  原本美事一樁的悠遊聯名卡,可以提供民眾同時使用悠遊卡和信用卡,還可以小額付費免帶零錢,但在媒體渲染及消保會、消基會的關切下,卻引發各界不小爭議。

 

  尤其是悠遊錢包收不收手續費的疑慮,已明顯使發卡量減少,截至目前為止四家銀行悠遊聯名卡發卡量,才要突破百萬大關,達到九十九萬張而已。

 

  其中,一路領先的國泰世華,近期卻陷入停滯期,維持在36萬多的發卡量;而台新在新光三越及太陽卡、玫瑰卡的轉換下,勉強衝到近30萬張;台北富邦也不到20萬張,趕緊推出Miffy來應戰;吊車尾的中國信託,雖然將多張聯名卡全加入悠遊卡功能,但進展仍是太緩慢,僅推升到15萬多張卡。

 

  面對年底要達到37.5萬張卡的目標,四家銀行都還不及格,有可能會依合約罰以每張500元的違約金。雖然,智慧卡公司總經理林志盈強調一切按合約執行,但他也語帶玄機表示,會再找四家銀行好好了解。

 

  發卡銀行已「頭殼抱ㄟ燒」,無不絞盡腦汁拼發卡,就連微薄的手續費收入都免收了,但仍被質疑獨佔市場,甚至被指摘免收手續費,是為了放長線釣大魚,為下次續約預作準備。

 

  銀行主管私下就表示,免收的優惠延長到明年年底,無非是希望消費者多多使用,並沒有為下次標案預留空間。至於有沒有其他銀行有興趣,他也說,去看看「高捷」有沒有銀行想做就知道了。言下之意,對於市場獨佔的講法,頗不以為然。

 

  而中國信託執意收取1%的手續費,難道不怕發卡量不足被罰違約金?中國信託信用卡處資深副總張智權表示,1%手續費是中國信託的既定政策,不只悠遊錢包要收,就連自己發行的Q-Pay錢包也是要收。

 

  他也指出,加值手續費的收取,並不在「自動」或是「主動」上,而是在於銀行的成本與利潤上。要讓電子錢包能廣為消費者所使用,就是要方便、快速,以及店家多,所以向店家收取的手續費遠不及信用卡的手續費,來鼓勵小型店家加入特約商店。因此,在使用者付費的合理原則下,消費者也需自行負擔手續費。

 

  不過他也表示,為使民眾愛用電子錢包,銀行會不斷釋出優惠,像是首刷送100-200元,就是大利多。

 

  據了解,一般信用卡向店面收取2-3%不等的手續費,但電子錢包卻收不到1%,而實際上信用卡的手續費收入也不賺錢,況且電子錢包還要花大成本的建置費用,另外每張卡更需給智慧卡公司500元的授權回饋金,所以也難怪銀行這麼「斤斤計較」。

 

  當然,消費者也不是省油的燈,會不會心甘情願付手續費,就全看銀行端出的牛肉吸不吸引人。否則,得不到卡友的支持,明年達不到55萬張的「叩達」而被罰違約金,這筆帳怎麼算,銀行都不划算。

【2007/11/15 卡優新聞網】http://www.cardu.com.tw
討論     列印     轉寄      收藏
  網友評價: (33.3%)讚  (55.6%)好  (11.1%)普普  (0.0%)待加強  (0.0%)需改進  目前共有9人評價
  您的評價: 讚  好  普普  待加強  需改進 
【熱門好康】
Google
新聞 好康 卡訊
【相關新聞】
| 關於卡優新聞網 | 服務總覽 | 服務條款 | 隱私權政策 | 廣告刊登 | 網路行銷 | 聯絡我們 | 其他聲明 | 網站使用指南 |
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(C)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.
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7號7樓 TEL:(02)2591-3300
建議使用IE6.0以上版本瀏覽器,Flash Play 8以上版本,NETSCAPE 及 Firefox 尚不支援         謹慎理財,信用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