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額付費又將出現新機制!由財金公司和銀行公會會員共同推行的「Smart Pay」,預計將在本月份率先與台北縣政府合作亮相,而到明年農曆年前更將擴大發行,以「紅包卡」的形式搶佔市場。
現在市面上的小額付費機制,已經有台北智慧卡公司的悠遊錢包、Visa組織的Visa金融卡、MasterCard組織的Debit Card、中國信託的i-cash wave等,而財金公司與銀行公會也投入這塊領域,證明「電子錢包」正方興未艾。
財金公司協理潘維忠指出,「Smart Pay」最大不同在於儲值方式,必須透過一般金融卡轉帳,而且每次最高額度可達一萬元,首波將會有新光、元大、合庫、台銀等四家銀行,配合台北縣政府的觀光護照發行,目的是促銷台北縣觀光。
此外,現在市面上的小額交易機制大都與信用卡結合,所以未滿20歲不能夠申請持有,但「Smart Pay」標榜為金融卡的形式,所以父母親可以給家中孩童,做為儲值卡使用。
潘維忠表示,財金公司與23家有發行晶片金融卡的銀行,現階段計畫會在農曆年前推出10萬張「Smart Pay」的金融卡,並打算以「紅包卡」形式包裝,鼓勵長輩儲值後,可以送給晚輩當作壓歲錢。
不過由於這張儲值卡是採取無記名方式,不但在消費付款前得先輸入密碼,儲值時也一定的透過ATM轉帳方式,因此在使用上略顯不便,而且卡片若遺失也不能掛失止付,民眾得自行吸收虧損。
目前全台可以接受「Smart Pay」刷卡消費的店家大約只有八千多個點,包括欣葉餐廳、劍湖山世界、PChome等,普及程度仍有很大進步空間,尤其若與Visa、MasterCard、i-cash wave相比,更顯得「小巫見大巫」。
潘維忠強調,未來財金公司還會積極佈點,擴大適用範圍。但是據瞭解這張「Smart Pay」金融卡推出的相關細節,還要等明(97)年才會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