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股於2008年開紅盤後,第一週的交易以下跌175點作收,指數最後收在8221點,週線雖然翻黑,但有先蹲後跳的走勢。法人認為,台股短線有止穩跡象,在8000點關卡形成支撐;在類股表現上,因電子業已進入淡季,而原物料受惠油價上漲仍具漲價題材,傳產股短線相對有表現空間。
由於本波台股回檔修正,融資減肥超過2成,已接近大盤跌幅,因此大盤在籌碼清洗下,拉回吸引搶反彈買盤介入,從近期營建、中概、觀光與航空轉強,可以看出市場信心有慢慢恢復趨勢,有利台股止跌。不過,短線面臨立委選舉的政治變數影響,仍以震盪格局為主。
預期1月下旬後,台股可望呈現正向表現,主要理由包括:一、立委選舉過後,政治獲得進一步釐清;二、美國1/17後進入超級財報週、國內1月下旬重量級大廠法說會密集展開,基本面題材較多;三、根據歷史經驗,台股農曆前資金行情可期;四、美國布希政府短期內可能針對促進經濟成長推出新政策,將有助於推升股市後續的表現。
就類股表現方面,在油價再度觸及100美元,而金價亦創收盤新高後,電子股成本將推升,進而影響獲利,再加上已步入產業淡季,因而電子股短線表現受到壓抑。
反觀傳產股,隨中國大陸和港股近期相對美股強勢,全球包括黃金、原油和基本金屬紛紛創新高下,搭上黃豆、玉米等食品大漲下,以原物料、通膨概念、中國內需和中國通路為訴求的個股,有機會受投資人青睞。
未來在投資方向上,法人表示,主流股操作方向已可慢慢浮出檯面,受惠原物料價格上漲,漲價題材增多,短線可留意食品、鋼鐡、塑化、航運等具漲價效應的族群。另外,資產、營建等具抗通膨題材類股及政策偏多之中概股,亦可逢低佈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