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二月份正逢過年,放假多、工作日少,以致信用卡發卡量劇減,整體銀行發不到25萬張卡,是一年來的最低量;而簽帳金額也大幅下降,僅剩1091億元,也是一年內的次低,不過與去年同期比較仍有成長。
根據金管會公佈的二月份信用卡揭露資料顯示,總發卡量為243,841張,與1月相較又再減少18.5萬張,已是連續兩個月大幅下降,更是一年來的最低量。與去年同期(96年2月)比較,則增加6.8萬張,成長近三成。
在各家銀行發卡量銳減下,台新銀行仍連續兩個月單月發卡突破5萬張,更在二月以50,188張成為發卡王。主要仍是拜大潤發聯名卡之賜,在過年前從華僑銀行手中搶下,重新包裝發卡。不過當月54,328張的停卡數,還是讓台新的淨發卡數無法變成正數。
台新銀行總經理蔡孟峰表示,大潤發卡是台新的第一張量販卡,配合百貨的新光三越卡、網路的PayEasy卡,使得台新在消費購物通路上,信用卡配置相當完整。
去(96)年底衝悠遊卡量的台北富邦,二月則是全面停火,發卡量1.6萬張,與去年12月的16萬發卡量相較,僅剩1/10的量。另外,傾全金控之力發卡的元大銀,在行內活動結束後,二月只發出2,690張,不但掉出10名之外,與12月的40,727相比,有曇花一現的遺憾。
二月份總簽帳金額為1091億元,比一月大減200億,是一年來的次低水準,僅比去年四月1062億略高,但仍比去年同期(96年2月)1035億元,增加了56億元,成長率只有5%。
其中,擁有流通卡量優勢的中國信託,仍以214億元的刷卡量居冠,市佔率仍維持在20%上下。而台新雖然流通卡量、有效卡量都超過永豐信用卡,但有效單卡的消費金額過低,以些微差距,被永豐擠出五名之外。簽帳金額第二為國泰世華(114億元);第三為美商花旗(107億元);第四為台北富邦(82億元);第五則為永豐信用卡(60億元)。
二月整體循環信用餘額為2799億元,正式跌破2800億元大關,一年下來減少了560億元,等於大幅減少了二成之多。顯示卡債風暴已趨於穩定,但也表示銀行獲利大幅縮水。
其中,矢志成為獲利王的美商花旗,在循環信用上確有突出表現,餘額不但連續六個月成長,二月更突破500億元,市佔率為18%。第二位的中國信託則是略為下滑,不過也有312億元,有11%的市佔率。另外,僅有百萬發卡量的荷蘭銀行,循環信用餘額高達234億元,不但排名第三,市佔率也高達8.34%,實力不容小覷。
銀行另一獲利來源-預借現金,二月卻大幅縮水,僅有52億之譜,比一月減少近40億之譜。但在排名上卻出現大『逆轉』,中國信託以17.3億元,超越花旗的16.3億元,廝殺極為激烈。換句話說,中國信託重新奪回從94年11月以來,睽違二年多預借現金的冠軍寶座,也間接打破了花旗稱王的美夢。
在信用卡的市場正彌漫著極大化的現象,擠不上獲利前十名,就極可能被迫退出市場。因此,許多銀行不斷凍結信用卡預算,也導致權益不斷下縮,更將面臨卡友流失的必然現象。或許銀行該重視信用卡分析數字,決定未來的發展策略。
二月份信用卡發卡前十名,如下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