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市即將跌破8000點,許多投資人心情怎樣也好不起來,在薪資不漲的情況之下,人民痛苦指數急遽升高,許多上班族顧不得未來的發展,紛紛想要找個比目前薪資高的工作就好。
上週我部門的同事跟我說想要轉換工作,最大的原因就是薪資,某家小公司願意給他每個月多5000元,於是他想要跳槽,我問他是否想過公司未來的發展性?未來生活所需的各項支出沒有?他完全沒想過,只是單純的看到眼前可以多5000元,筆者今天要來分析一下這樣的心態。
追求高薪資是上班族的天性,但筆者要提醒大家,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小利,而放棄未來可能拿到的豐厚報酬。以我部門的同事為例,為了讓同仁有較高的薪資,我設計了獎金的獎勵方案,算下來平均一個月可以多出一萬多的薪資,比他要跳槽的公司一個月多5000還要來的好。
但是,這同事卻跟我說,他希望直接調整底薪,因為這樣就算工作績效不好,他也可以領到比較多的錢,聽完之後我頓時無言,這樣的心態擺明就是要混薪水,若是心態不改,就算他到其他公司,相信應該也做不久。
同時間我又問他,他急著賺錢的理由是什麼?他說他想生小孩、買房子等等,我反問他,當他生了小孩買了房子之後,對方公司一個月多5000薪資他夠用嗎?我建議他,現有公司提供的獎勵方案,一定比對方好,同時若他真的缺錢,也可以接接案子假日做,增加外快,他卻回答說「我的朋友都不介紹案子給我做啊!」
在這人民痛苦指數高漲的情形下,想要賺錢只能靠自己想盡辦法,怎麼會一直等著別人給予呢?這種心態會牽涉到在公司做事的積極度、對外人際關係的處理方式,久而久之會陷入惡性循環,在公司表現不好,對外朋友也不想幫你,最後終究會讓自己陷入困境。
在嚴苛的經濟環境下,自己不積極是很難在未來獲取高品質的生活,我有個朋友在目前全台灣最大的製造業公司上班,初期公司規模並不大,有一年他因為績效沒有達到標準,所以年終獎金等等都沒了,那時他也曾經興起想要換公司的念頭,更有廠商願意多付兩萬元的月薪僱用他,但他思考了一下,還是決定留在原公司,到目前為止他每年領的股票分紅都超過200萬。若是他當初選擇跳槽,或許就沒有這樣的機運了!
筆者並不是反對員工跳槽,而是希望每個人跳槽之前,要先評估未來性,因為我看過太多只為了眼前每月多3~5000元,就貿然跳槽的人,下場都不是太好。想要有更好的收入,就必需在每個工作階段,作出理性的決策,最忌看短不看長,投資是如此、找工作也當如此。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