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林太乙女士(林語堂先生次女,已故讀者文摘總編輯)的書裏曾提到,在美國常買一些外國人不吃,卻又無比便宜的食物,並表示:「雞爪、魚頭、內臟是多麼好吃的東西,可是他們卻不曉得吃,就讓我們自己好好的享受吧!」
而鹽水雞也算是惜福利用的食物,雖然有些來源上的爭議,例如淘汰的蛋雞殘留有抗生素、過氧化氫等問題。不過說實在話,現在流通的肉雞、豬肉又何嘗沒有令人顧忌的老話題?既然不是天天吃、三餐吃,頂多是幾個月吃一次。人生苦短食為長,健康事就先撇一邊兒去吧!
說起來,這又是外國人想不到的一種食品。由於鹽水雞本身係熟齡淘汰的母雞,整體皮韌肉老,因此老外當然不會動腦筋燒來吃。不過聰明的台灣商人,把它煮熟加上香油、胡椒粉,蔥花調味後,竟轉身一變為看電影、逛街的零嘴,實在令老外跌破眼鏡。
約十幾年前,以多口味一炮而紅,還在遠東飯店包場作加盟說明的紅花香腸攤,其老闆的妹妹大概看了創新口味能賺大錢的點子有感而發,所以才研發出獨特的胡椒、麻辣、蒜泥及酸菜口味的紅花鹽水雞,立刻成為臨江街夜市另一款有名的小吃。
不過,雖然她的酸菜口味還不錯,但璐璐最喜歡的,還是首推景美夜市後方入口的鹽水雞老攤(牛肉麵店附近),其雞翅又脆又香(之前是買五送一),連吸吮雞胸、雞腿間骨頭的味道,也饒富樂趣,且香料鹹辣蔥花得宜,當零嘴最讚。
近來鹽水雞口味,似乎已臻成熟階段,除了中南部有些商家,會送筍片搭配,還發展出燻鹽水雞的吃法。但這陣子則又由附帶健康燙青菜的鹽水雞獨領風騷,並延燒到全省。例如上週六在士林基河路上看到的鹽水雞攤,便有著讓我瞠目結舌的豐盛。
攤子上除了有高麗菜卷、韭菜卷等費工的蔬菜。其他像是胡蘿蔔、青花、四季豆、蒟蒻(他的蒟蒻處理過,沒有石灰臭味)、海帶等十餘種搭配食材,也都看起來十分新鮮誘人,撇去送的花生不說,這樣吃鹽水雞,真的感覺很均衡,而老闆拌調味的手法,當然也恰當又專業,若不是看他很忙,真想當場討教一番。
至於離住家不遠的北醫彩虹鹽水雞,則是最近發現的新店。說來兩位老闆本是亞歷山大員工,失業後才做起鹽水雞生意。雖然年輕,但中藥粉調味的雞肉香氣蘊蘊,雞肉軟硬適中,跟辣粉結合起來,頗具溫和收斂之效,所以推薦耐辣度普通的人,不妨放膽吃一次大辣,絕對能豪爽地啃吮到整包掃光。
而老闆待客也非常有一套,會主動送東送西,其特別規劃的各式套餐,價格買起來也比許多夜市都便宜。所以才短短五個多月就有四家店的規模(都是失業同僚經營),真叫人刮目相看。
聽說唐雅君最近即將進軍觀光餐旅業,當然祝福她能東山再起。可是若做的不習慣,其實找幾個舊部屬開創新的飲食事業,依璐璐看也大有可為!畢竟錢可以少賺,但不能不賺。
而這句話是誰說的,乃是前大慶建設大股東陳炳煌,用自己已過慣好日子的雙手,親自拖地、切菜換來新的羊肉爐事業時,語重心長地告訴我的話。且留待下次再來談這個夏天吃也沒問題的料理,敬請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