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問璐璐覺得跟什麼樣的人吃東西最須謹慎?答案便是那一行的老江湖。例如有回看新聞及老饕推薦,某處開了間餛飩連鎖店,肉精湯鮮,彷彿非吃不可,於是便跟來訪友人坐計程車特別前往一試。
結果落座後發現,精心設計的古典裝潢的確優雅。可是等到餐點上來,朋友還沒吃,就滿臉疑惑。然後默默嚐了幾口,便壓低聲音跟我說:「無論如何都要吃完喔!惜福才不會遭天譴。」
這下可傷腦筋了,因為什麼東西若被他說是惜福餐,就是只堪當伙食填飽肚子的程度而已,跟美食絕對搭不上邊。於是璐璐也跟著嚐了一口,就「大吃一驚」地速速掃光,付錢離席是也。
根據那則報導上講:「每只餛飩是用去掉筋的上選腿肉包製,再放進以大骨煮了五個多小時的湯頭,湯濃味美,餛飩外觀可愛什麼的XYZ…,難怪每天廣受歡迎,食客絡繹不絕都說讚。」
可是據這位祖傳曾做過油湯生意的朋友分析:「那種湯能有多少大骨下去煮,還用不著吃,光看就可判斷。還有後腿肉有專業的用途,是作貢丸的上品,清清如水的湯頭配上寡薄的肉餡,我真不知你們台北人對餛飩的標準在哪裡?你該吃吃我們家鄉那幾攤,再來看我是否騙人。」
後來為了證明他所言不虛,便專程驅車帶我去宜蘭體驗。結果走進位於宜蘭康樂路市場內的老字號一香麵店,便讓我馬上受到震撼。
原來光是喝湯頭,就可嚐出大骨跟蝦皮的風韻,婉約地在碗中飄散,然後輕顫顫地撈起一個餛飩,用門牙仔細咬開,其肥瘦均衡洋溢出來的肉汁跟舒融綿緩的口感,無須費力咀嚼,便可輕鬆呼嚕入喉,實在是風味高華的好餛飩呀!
而搭上宜蘭特有的軟質肉丸,我發現這種軟腴適中的鮮美搭配,只堪用宜蘭人講的台語腔調來詮釋「軟」這個字,才夠傳神地道!什麼硼砂、增稠劑、香精都閃一邊去,真實的柔嫩,連阿公吃都沒有問題。
在宜蘭當地,米粉羹、魚丸米粉、乾麵配餛飩等食物,可說是早餐的主流,所以熱呼呼地喝了碗餛飩丸湯暖過胃後,又專程去購買被親戚形容為「嘴巴停不了」的老元香牛舌餅作手信。約莫中午時分,終於抵達下一間以餛飩著稱的老店準備大快朵頤!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