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篇(美食檔案》紅樓夢裏的芋頭 尋常人家的美饌)跟大家聊到了芋頭入菜的美味,結果翻開舊相簿,又讓我想起在鹿港天后宮吃到的芋簽肉圓,也堪稱一絕。說來這個下午才會出來的小攤,其肉圓係典型彰化做法。因自製自銷,口感自然新鮮爽韌,因此才一出來,便湧上不少當地民眾等候品嘗。
且這兒的芋圓可說是前所未見,純以芋頭擦成簽,拌入地瓜粉增粘後,便包入特製的五香肉塊丁,入大鍋炊熟。妙的是整體雖然只有單純醬油膏增色,卻入口滑糯芳潤、香不膩人,實在難得。因此馬上打包了六顆,帶回台北節省地享用。
至於台南的貴記美食館,雖然以鼎邊趖富享盛名,但其實這兒做的芋簽粿,依璐璐嚐來,也有不輸給其他老店的可觀之處。
一直到現在還不明白,他們的芋頭到底是怎麼選的?怎麼會有如此鬆郁鮮醇的風味,且一口咬下去,絕對毫無粘滯,陣陣清香味立刻在口中散開,超凡脫俗,實在難忘。
還有添在上頭的紅蔥肉燥,也調理得恰到好處,嚐來毫無油氣、甘濃鮮美,有點化芋粿的神效。因此如果到赤崁樓附近一遊,不妨到貴記參觀一下古早的防空洞建築,邊吃碗鼎邊趖配芋簽粿,必然頓生思古之幽情,回味不已。
而在台北方面,之前雖然跟大家介紹過雅廚的咖哩魚頭十分美味,但其實早期尚在復興北路開業時,其芋泥鴨也頗有口碑。做法是把整塊去骨鴨胸蒸爛後,再填上混入澄粉的蒸熟芋泥入鍋油炸。
當然有的店家為示矜貴,芋泥裏會加上火腿末、臘肉末、蝦米末等增色。可是雅廚並不這麼做,反而讓芋頭完整的芳香釋放出來,趁熱享用,喝點小酒,真是可醉可歡!
另外,在兄弟飯店蘭花廳,也有一道過年才開賣的香芋酥魚。據早年常去外帶的朋友說,因家中數代茹素,僅能以素食做祭品,但每次以芋酥魚敬祖後,竟然老是擲不出筊來。結果她母親靈機一動,問祖先是不是很愛吃芋魚祭品,想要吃久一點。沒想到馬上成筊,而成為親友間津津樂道的趣談。
所以不管大人小孩,連神明祖宗對美食都有鑑賞力,因此在不景氣時,即便僅是幾枝便宜的芋頭莖,只要添了老薑、豆醬,用心燒得恰到好處,不也是能讓平淡生活增色的好菜嗎?享受跟花錢多寡,其實是劃不上等號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