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面寫了很多篇有關於對抗通貨膨漲的文章,物價高漲、消費緊縮很多人的日子都不好過。雖然各式各樣的節省方式,還是有一定的效果,但生活品質卻是會大打折扣。
近來在各台的政論節目中,看到很多觀眾抱怨生意不好做、房貸繳不出來、計程車司機一天只能賺幾百元,筆者對於這些人的困境深感同情,但與其期望政府伸出援手,自救是比較快的途徑,要如何自救?這篇文章將做個總結。
很多中小企業的朋友問我,要如何度過這波不景氣?有些人我會直接問他,情況真的有這麼糟嗎?是賺的比較少還是真的賠錢?大部分的人都是賺的比較少。
至於少數賠錢的人,我建議他們反而趁此時機調整公司經營方向,並且節省一些不必要的開支:例如:裁減人員等等,透過危機時,調整公司體質,反而會讓公司更健康。
我也跟這些朋友開玩笑說,很多的社會恐慌就是你們造成的,明明還有賺錢卻說虧本,也難怪整體社會的信心無法提振。至於一些開店面做小生意的,受到的影響真得比較大的,我會勸他們只要能夠維持生活就好,不一定要堅守價格,同時可以透過商品多樣化的包裝,把衝擊減到最低。
舉例來說:現在很多麵包店推出7個麵包50元,有的麵包店老闆會說這樣根本沒賺頭,可是換個想法,為什麼有人就是可以經營?面臨困境的老闆們需要好好思考。
我想要表達的是,做生意一定會受到此波通膨的影響,物價成本上漲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,只能動腦讓自己的生意變好,因為我發現有些人太過堅守某些原則,導致應變能力不足,因而在景氣變動中被淘汰。
一般上班族或自營商,像是計程車司機等,應該是此波通膨最不容易透過一些改變,來度過難過的,上班族就算表現再好,也不容易在短期之內加薪,就只能想辦法另闢財源。至於,如何開闢財源,我過去提過很多案例,因此不再贅述。
總結來說,筆者認為此次通貨膨脹的確是存在的,但是情況並沒有大家想的如此糟糕,有部份因素是因為媒體渲染,造成民眾過度恐慌。不管如何,危機來了已經是事實,不要像部份媒體名嘴一樣,天天批評政府無能,過生活是自己要去面對的,從現在開始透過自己展開行動,才能在此波危機中全身而退。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