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篇談到的川菜乾燒明蝦,今天便來說說,看起來簡單平凡,但入口回味無窮的烹明蝦段。第一次吃到是在早期知名的松竹樓,當時年紀尚小,印象卻頗深。
只見上菜時跟川菜的濃艷不同,頗具自然本色。且周身裹著一層薄潤鬆滑的麵衣、入口鮮爽緊緻、別具油鑊燎過的蝦香氣,真不知是以如何高明的手路做出,實在難忘。
後來看到一本舊食譜,才發覺原來用料這麼簡單。其做法是取新鮮明蝦去除鬚、腳跟尾稍。而所謂尾稍,指的是夾雜在扇型尾部中的尖狀物,若不去除,必會因裡頭含的水氣引起油爆。
然後把蝦切段後,薄薄地撲上一層麵粉,用中溫的油輕炸至變色,就撈起瀝乾餘油。接著另起油鍋,把蔥、薑絲煸炒,再投入事先以豬油與麵粉炒成的淡褐色油麵糊,拌至有香味漂出後,落明蝦段、鹽跟豬油和勻,即是脂柔溫潤、風味高華的烹明蝦段。
經璐璐親自試做過幾次,發現這道菜若不添油麵糊,則精髓盡失,但偶爾為之,脂肪多些又有何妨?愛吃蝦料理的人,一定得試試。
嚴格說來,以明蝦的甜潤資質,只要食材新鮮度夠,就算單用鐵板乾煎不調味,都能美韻天成。像璐璐最近在一家義大利餐廳吃到的兩種明蝦料理,就使我驚為天人。
其一的做法是將現流大明蝦以phillo麵絲包裹,入鍋油炸至熟後,再跟生菜沙拉共食。由於肉質鮮潤、麵條絲飽孕酥香,再配搭以清脆蘿曼、美生菜,和特調塔塔醬汁、鮭魚卵一起食用,還真是鮮逸芳卓、清新舒暢。不管吃飽吃巧,也夠滿足吃蝦的興致了。
至於招牌主菜方面,把新鮮的明蝦跟風味較淡的干貝做成串燒,而蝦頭以油炸方式呈現,宛如仙貝,入口有激越酥香。
然後,配搭以低溫加熱至75度,在緩慢過程中死去的活鮑魚,經快速兩面略煎過,再佐以鮑魚肝臟奶油醬汁共食。
其實,活鮑魚本來就是珍貴食材,中菜尋常都以燉煮、熬燜為主流,這種做法能保留脆韌活體口感,又施以歐陸調味,實在清新脫俗。
如此一來,三款不同做法相輔相成,更能顯出食物層次,感覺像是料理東西軍表演秀一樣,散發出迷人的海洋魅力,值得有空前來嚐鮮。(生米熟飯義式廚房,龍江路116號2518396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