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起黃燜雞,就不免讓人想到清朝的御膳料理。如燕窩黃燜雞、黃燜雞燉麵筋、肥雞雲片黃燜雞燉酸茄子、青筍黃燜雞燉黃豆等,雖然添加的配料有貴有廉,但滋味肯定不錯,否則哪能端上主子的餐桌成席?
同時,負責呈膳的宮廷庖人,應該也深知雞肉補益的效用,所以才做出眾多符合醫食同源理論的菜餚,以應付睌清的飲食需求。不過,如今雖然無緣品嘗得到這些菜的原始風味,但民間烹調黃燜雞的千變萬化,其巧妙可一點都不輸給宮廷御膳。像早年的天然臺餐廳,便有一道湖南口味的筍燒紅燜雞,頗為膾炙人口。
而在貴州當地呢?據說昔時的少數民族,有以黃燜雞求偶的風俗,因此姑娘們總會作了拿手的黃燜雞到市集販賣。若看到合意的對象,就便宜出售,並邀其落座談心。但如果瞧不順眼,恐怕就得照價購買,連凳子都不給一張呢!
由此可知,貴州人肯定對燒黃燜雞特別有心得。所以一位長年在大陸出入,吃遍各地珍饈的貿易商李浩陽,便因為迷上那股香辣味兒,數年間創下只要在雲貴舉宴,卻只鍾情黃燜雞干鍋一味的驚人紀錄。
且任誰都想不到,原本只是嗜吃黃燜雞料理;日後竟會因為朋友的一句玩笑話,真的收拾起過慣好日子的身段,拜師學藝,舞刀弄鏟,回台後開起貴州干鍋餐廳來了。
不過,究竟這裡的黃燜雞味道如何呢?當璐璐試吃過後,還真是為之語塞。因為光是那層紅油,就有溫婉又潑辣的個性交織在裡頭,簡直像是個被父親寵愛的么女,雖然看起來慧黠機敏,可相處起來,就發覺那種嬌嗔之辣,格外惹人憐愛。
經老闆解釋,由於每次煉油,都得忍受二十多種藥材的油爆跟耗時熬夜,所以不要看那些紅油不起眼,還真是滴滴皆辛苦。有時甚至懷疑自己一定是得了報應,才會因愛上吃黃燜雞,每天弄得睡眠不足。
至於干鍋裡浸泡花東土雞腿的酒,由於是採純正紹興,再加上神秘辣油、中藥高湯等的加持。不開玩笑,減肥中的人最好別來。否則加上粉條、寧波年糕、血糕、豆腐、檸檬泡菜、黃瓜等一起助陣,空乏的五臟廟馬上投降,非把這些配料全部喀光才能罷休。
最後,乾湯兩吃的湯底若有剩,強烈建議打包回家,因為放到冰箱後,能發現土雞的膠質完全釋放凝結,上方呈樓紅色的辣油仍引人食慾垂涎,所以隔天拿來作乾拌麵,或下幾顆紅油餛飩也一樣精采。
此時你將會發現,黃燜雞之所以會這麼讓人心思思、念念不忘,並非被下了蠱;而是一旦愛上了,還真是無法自拔。(20鍋麻辣干鍋,台北市通化街38巷14號,2709644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