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兩年銀行鎖定「個人」推出商務卡,專為金字塔頂端客群量身打造,反讓以企業為發卡單位的「正宗」企業商務卡,逐漸失去光采。而美商花旗卻於今(26)日正式宣佈,引進花旗環球商務卡,成為全台首張由VISA、MasterCard共同發行的企業商務卡。
有別於市面上一般的個人商務卡,看準台灣越來越多企業跨足全球的趨勢,繼日本、韓國、新加坡等亞洲地區後,美商花旗這次把全球流通20多年的商務卡正式引進台灣。
發行對象將鎖定國內的大型跨國企業,其旗下員工的公務支出只要直接刷卡,就能省去利用大筆單據報帳的麻煩,透過帳務整合的功能,更有利於企業的成本管理。
花旗台灣區環球金融交易服務處董事總經理林碧雲表示,這張商務卡已經在全球45國發行,加上VISA與MasterCard這兩個組織在全球一共有2730萬家結盟商店,各處都可適用,因此每年客戶約有10%的成長。
針對卡片功能,花旗全球金融交易服務處資金與貿易管理部主管楊長浩強調,將為每個客戶量身打造適合的報表系統,對內可掌握各部門的商務開支,直接知道哪部分的支出是否需要改善。也可以藉機和往來頻繁的商家議價,爭取折扣,有效節省企業成本。而這個平台的格式全球統一,有助於跨國企業的帳務管理。
楊長浩打趣說,企業需要的並不是信用卡的紅利換獎品,而在乎如何節省營運成本和增加效益等實質問題。他也強調,這張卡會以當地的幣別作為計算單位,不像其他銀行發行的美金卡,會有匯差的損失,更助於企業節省成本。
對於員工個人而言,也不必忍受過去報帳時繁瑣的書面申報,一切資料直接透過網路平台解決,更沒有以往被人詬病的代墊費用問題。
至於如何判斷每家企業所能給予的額度標準,美商花旗表示,會以公司和銀行的往來情形,以及公司本身的營收、周轉率等營運狀況作評估,企業再針對所擁有的額度,按照個部門需求再自行分配。
和台灣本土銀行所發行的公司商務卡最大不同點,在於由於美商花旗是全球跨國金融機構,客戶公司不論拓展到哪個國家都可使用。而國內銀行的企業商務卡只適用台灣本島,一旦公司進軍海外,就無法流通使用。
眼看台灣的跨國公司越來越多,花旗這次捨棄個人族群,全力鎖定以企業為發卡單位,省去個人消費疲軟的景氣問題,也為自己創造更多資產雄厚的客戶,藉此創造更多營收。
花旗企業商務卡與一般個人商務卡比較,如下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