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陸毒奶粉事件持續延燒,被查出的毒產品也越來越多,國內某知名廠商召開記者會,承認他們的有毒產品已流入市面,筆者頓時成了毒奶事件的受害者,因為過去我喝了不少這家廠商的三合一咖啡及奶茶,看來只能照著醫師的囑咐多喝水。不過這起事件,暴露出了中國這市場為了追求高經濟成長及面子,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,這也印證了過去自己對於中國及新興市場的擔憂。
過去中國股市在狂飆的時候,很多人問我為何不進場投資,我的回答是「不透明」,中國這國家是可以為了設定的目標,而不擇手段去達成,就像過去幾年為了奧運,中國努力營造經濟高成長的現象,但過去幾年卻也是中國黑心商品危害全世界最嚴重的時期。
中國政府幾乎是以睜一支眼、閉一支眼的態度,在處理類似事件。而全世界指責中國政府知情不報,才會讓黑心商品蔓延全球,中國政府沒有決心全力打擊黑心商品,正代表著高經濟成長背後,必定是有問題的,市場結構某部份是不堅固的。
若是貿然投入中國股市,碰到地雷的機率,相對比其他市場高出許多。而中國市場最大的風險,就是資訊不透明,甚至連公開的資訊也全都有假的,這樣投資人怎麼會有信心?所以說,黑心商品的問題若是不解決,全世界都會對中國這個最大的製造業工廠失去信心,一旦信心崩盤,中國這幾年的高經濟成長,將岌岌可危。
筆者過去對於新興市場的投資商品,是比較少碰的,一來是我沒有這些市場的詳細資訊,二來是因為當市場高度成長的時候,這些政府往往報喜不報憂。我比較喜歡觀察新興市場的國民所得成長幅度以及人民的道德文化,這兩項指標若是沒有成長,那高經濟成長總有一天會快速衰退。
若是人民真的賺到了錢,使得生活素質有所提升,那這個市場才會穩定,才具有長時間投資的價值,這是我個人比較保守的看法。
畢竟中國市場人為干預的太嚴重,無法充分反應市場自由經濟的真實狀況,只要黑心商品事件沒有銷聲匿跡,我就會儘少投資中國相關的金融商品,「保守」是投資中國金融商品時,唯一不變的法則,等到哪一天資訊完全公開透明了,中國才會是真正掏金的天堂,不過那一天的到來,我想應該還要等很久吧!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