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兒個晚上,參加了一位創業伙伴的慶生會,到了將近凌晨兩點才結束,從餐廳稀稀落落的客人看來,就知道景氣不好,席間幾位朋友聊到自身的經濟情況,都只有無奈的嘆了幾聲氣,跟大多數人一樣,今年的投資全部慘賠,可是對於本身的正業收入,卻都還有不錯的表現,該如何解讀這樣的狀況呢?
之前文章提過筆者跟朋友合夥開了一家資訊公司,剛成立不到二年的公司要開始真正獲利,其實是有些困難的,可是到上個月底公司的營業額,已經可以負擔公司一整年的開銷了,也就是說第四季的營收,將會是今年真正的獲利。
這樣的結果,讓我有點訝異,因為公司獲利是我另一個收入來源,在一片低迷的情勢中,對我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。
另外,有個朋友因為投資失利,基金、股票平均虧損30%左右,看著自己所擁有的金錢數字不斷減少,他卯起來接案子、兼差。到目前為止,他額外的收入竟然跟上班的薪資相去不遠,他說若不是突來的金融風暴,讓他損失這麼多錢,他也不會卯足全力增加收入,所以塞翁失馬、焉知非福!
筆者會提出這樣案例,主要的目的是說,過去幾年金融商品在你我四周氾濫,很多人把財富的重心,完全轉移到投資理財上,當投資績效遇到大環境不佳而產生虧損時,就好像世界末日快要到來了,每天不停計算虧損了多少,造成心情不佳生活大亂,一切都亂了步調。
筆者提醒大家,投資歸投資,工作事業才是主要的收入來源,在不景氣的時候,事業收入是最重要的!所以不要再去擔心投資的虧損,虧損如果已經造成,短期之內也不會回覆。
如我前述的例子,把重心轉向工作上,有了更多的現金收入在身上,以後反而可以有更多子彈,等待景氣回升後來運用,這樣才會讓自己的現金流有著更好的循環!
雖然大家都在說經濟會大衰退等等,但我並不如此悲觀,金融風暴並不必然會帶來經濟大蕭條,因為我觀察到很多產業,仍然是很賺錢的,金融風暴是會對經濟帶來一定衝擊,但並不全然悲觀。
從美國華爾街的金錢遊戲崩盤,再次印證過去筆者不斷說的,「工作及事業的收入才是根本」,投資理財是附加價值,奉勸各位讀者投資虧損越多,更要讓自己的心定下來,好好在工作上表現,不要顧此失彼,讓自己的生活大亂。如此一來,還怕沒有撥雲見日的一天嗎?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