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璽卡、鈦金卡在多家銀行相繼推出後,已引起卡友們的關注,更開始思考自己也該申辦一張。不過,也有民眾認為,白金卡都降級成金、普卡化了,御璽卡或鈦金卡會不會又氾濫到成為「白金卡」化。
事實上,MasterCard與Visa引進這項產品到台灣市場,原本就是想切入「白金卡以上;頂級卡以下」的客層,訂定出門檻標準,以提供銀行與白金卡作市場區隔。至於要不要收年費的問題,就交給發卡銀行自行決定。
目前七家發卡銀行中,絕大部份仍給予首年免年費的優待,而且即使規定必須年消費達一定門檻後,次年才能再享免年費,但標準也都不高,幾乎與現階段國內白金卡的狀況相同。
其中,只有聯邦銀行最「硬」,不但強制從首年就開始收年費,同時沒有折抵的方案,等於卡友申辦持有後,每年都必須付出成本。
不過,萬泰銀行信用卡事業負責人詹文虎則認為,從「產品」的角度來思考,信用卡出現這種現象,其實可以視為很單純的產品生命週期轉換,一個產品慢慢衰退後,自然會開發另一項產品來取代。因此,對於白金卡「金普化」,或是御璽卡、鈦金卡演化成另一款「白金卡」,那都是產品的消長過程,並不需要太過憂慮。
而且詹文虎表示,現在消費者選擇申辦信用卡,已經不單看卡片等級的高低,而是強調優惠夠不夠實際,即使是一張普卡,如果附加了加油降價的好康,還是能夠吸引卡友想要持有,所以權益才是重點。
在信用卡市場有著經驗豐富的詹文虎,先前除了待過中國信託、台北富邦之外,在加入萬泰銀行之前,也曾到中國大陸的建設銀行擔任信用卡總監。
因此,詹文虎對信用卡市場,有著深刻的觀察。他指出,中國大陸的信用卡已經慢慢發展起來,白金卡也越來越普及,雖然還沒到氾濫的地步,但和過去相比較,很多人都已經持有,這是市場逐漸成熟的正常跡象。
在越多銀行推出御璽卡、鈦金卡的同時,市場競爭的態勢也越趨明顯,從申辦門檻大幅降低,即可預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卡友,以御璽卡、鈦金卡作為主要支付工具。而卡友們倒也無須憂心信用卡的生命週期,只要隨著「同步」轉換,安心的享受銀行提供福利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