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世界各國的領袖,全在信心喊話,呼籲民眾要冷靜的度過此次金融風暴。而國內各相關財經首長也一再強調,台灣經濟基本面良好、銀行體質良好、沒有經濟衰退的問題等等,就是希望民眾要有信心。
各大分析師也說,現在台股缺乏的是信心,週遭很多的投資朋友也說,台股體質良好就是缺乏信心,我一直在想這個弔詭的問題,如果各項產業前景一片光明、經濟體質良好,為何市場沒有信心?
就如同一個健康的人,有時發生小感冒只需吃吃維他命休息一下就好了,何必要用強烈的藥方?筆者這篇文章想來探討幾乎現在每個人都掛在嘴上的「信心」問題。
信心怎麼來的?可以分為內在與外在,當自己知道怎麼做的時候,就會產生信心;外在情勢一片大好,讓人感覺到「希望」,也會產生信心。
先來談談內在因素,因為這是幾十年難得一見的大風暴,多數民眾絕對不可能知道自己該怎麼做,所以就只能靠外在因素了,但是每天打開電視,看見美國股市幾百點的狂跌,怎不叫人心慌?哪怕政府一再呼籲大家要有信心,但事實擺在眼前就是如此,所以外在的信心也被摧毀了!
人民要有外在的信心,還要來自於充足且透明的資訊,舉個例子來說,每當新聞媒體報導,某家金控公司踩到雷曼地雷,那家金控隔天肯定跌停,但我覺得負責任的新聞媒體,或是政府更應該告訴人民,這家踩到地雷的金控公司,到底損失有多少、對於全年的獲利,有多少影響?3
如果這家金控公司踩到的部位很少、全年度獲利同樣可以達成,這樣民眾還會恐慌嗎?透過這樣一次次的教育,民眾才有可能理性冷靜的看待金融風暴,而不是政府天天喊話要有信心、要冷靜,如果只靠喊話就可讓人民有信心,還需要政府嗎?
唯有讓人民充分的了解市場訊息,才有可能把民眾的信心,導入一個良性循環,否則現在的媒體根本就是「單點災難擴大式」的報導,再加上政府無法清楚的說明,因而造成信心流失的惡性循環。
如此一來,信心要重建將有更長的路要走,看看近來唯一受到人民信賴的財經官員-央行總裁,就是掌握了以上原則,才贏得人民的信賴,所以不要再跟大家說第四季景氣會變好,我們只需要誠實的資訊,人民就會知道該怎麼做了!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