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下午去了大賣場採購生活用品,按照以往的經驗,停車場位子是一位難求,甚至進入賣場停車場前,就要排上好一陣子,沒想到這次進入大賣場停車,竟是一路暢行無阻,甚至整個停車場是空空蕩蕩的!
我打從心底嚇了一跳,這真的是經濟不景氣所帶來的影響嗎?採買完成後到西門町附近準備吃晚餐,沿路上都有商店貼出頂讓的訊息;晚上回家經過住家附近一間開了很久的小火鍋店,竟然也要頂讓。
如果這些店家真的都關門了,一部分的失業人潮馬上湧現,更不要說是大廠、大公司裁員所帶來的失業人口了!有鑑於此,筆者將陸續推出「搶救失業大作戰」系列文章,在景氣低迷的時候讓大家也有新的思考方向。
看看自己在公司裡有多少的貢獻?自己手上負責的工作是不是越來越少?整天望著電腦發呆的時間,是不是越來越長?自己所處的單位是不是屬於後勤支援或行政單位?如果以上的答案皆是「是」的話,那麼你已經是被裁員的高危險群了!
面對失業潮有些人的盤算,是拿到一筆資遣費後,再慢慢找工作也不遲。可是根據調查發現,有很高比例的一群人重新就業的時間超過半年,公司給的資遣費如果不夠多,或者根本沒有資遣費的話,日子根本過不下去,所以不想失業最好的辦法是,先在原公司內部看看其它單位有沒有缺人。
上述提到後勤行政單位的人員是高風險族群,那麼不妨看看公司內部的業務單位或者生產線上有沒有缺額,就算薪資低一點也沒關係,許多人在辦公室坐久了之後,對於業務或者生產單位都很排斥,這個時候千萬要放下身段,先撐過這段不景氣的時間再說。
若你是中高階主管,就要先看看你的單位是否有產值,中高階主管通常較清楚公司的營運狀況,如果公司還撐的下去,但是想要未雨綢繆節省成本,這時中高階主管不妨可以自動跟老闆提出減薪的要求,表達共體時艱的意願,這樣一來對上層表達了想要留在公司的意願,對於底下的部屬也能夠起帶頭作用,若您的部屬也願意減薪共體時艱,那麼你的單位每個月支出的成本就會減低,相較於其他部門就少了一分被裁撤的風險。
總而言之,搶救失業的第一步就是想盡辦法留在原公司,當然老闆若是已經發不出薪水或是關廠歇業,就不用死守了,留在原公司的前提是公司還可以經營下去,假設公司已經欠薪很久的話,那麼就要採取下個階段的策略了,下篇文章將會探討。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