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曉得是不是劣根性,高麗菜明明貴得要命,可就是很想做春捲來吃。此時就不免想起來林語堂先生的次女林太乙,述說童年時吃薄餅(也就是春捲)的回憶。據說廈門薄餅的內餡,除了要把各式菜色分別炒過,同時還得加進虎苔(海苔)、芫荽(香菜)、花生粉等材料,然後攤開薄餅通通包起來,外觀就好像一份白紗包的禮物,真是百吃不厭。
而在台灣,雖然賣春捲的店家很多,可是論及老字號,又真正把海苔包入春捲的店家,卻只有從前圓環的萬福號潤餅了。跟上篇寫的台南阿財點心攤一樣,這兒的歷史也已傳承到第四代,並受到五星級飯店青睞,曾到雲門舞集與君悅飯店等地擔任外燴的工作。
至於在口味方面,比起其他添了過多豆芽充數的店家不同,高麗菜給的量十足大方。且花生粉氣味濃郁純正、毫無油燥之氣,因此當年到圓環吃東西,無論被豬肝湯、蚵仔煎如何勾引,到最後一定先往這兒報到。
不過,萬福號目前雖然早已結束圓環的生意,但搬到重慶北路後,生意反而更好。所以若要品嚐那種脆中帶濕、柔中帶鮮,餅皮卻又能維持不破的古早滋味,一定得親自來試試。(萬福號:台北市重慶北路二段29號,02-25561244)
而傳統的口味,雖然頗受懷念與肯定,但新式的潤餅卷,倒也是爭取年輕客源的不二法門。像是位於臨江街上的阿金潤餅卷,幾年前老闆剛創業時,還是一副上班族業餘兼差的羞澀模樣。但可別看不起他,這裡獨創的生菜香腸卷,還曾經引起眼紅的攤販模仿呢!
瞧!新鮮香脆的各式蔬菜,以及生紫高麗細絲等,就這麼捲入包含半條香腸的餅皮裡。剛開始可能覺得,只有半條香腸,太小氣了吧?可是待一入口,卻有種中式生菜沙拉的美味,洋溢在口腔之中,格外對味不膩。
此外,若論及最會做生春捲的越南人,花樣就更多了。例如在碧潭橋頭生意鼎盛的越南美食,由於阿蘭姊係越南華僑之故,因此對本地口味的掌握特別有心得。而這兒拿手的鮮蝦春卷(以鮮蝦、米線、魚漿片、生菜、香草所製),不分寒暑都一樣熱賣。冬天時,若配一碗熱熱牛肉湯來喝,還真是清爽又低卡的一餐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