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為了省下資遣費,通常會用各種方式逼迫員工離職,這段期間員工所受到的精神壓力是很大的,公司逼迫員工自動離職的手段通常有哪些?員工只能逆來順受嗎?筆者今天將舉出一些情況供大家參考。
行政人員是這波不景氣下裁員的高風險族群,公司最常見的手段就是調動這些人員至陌生的部門。像是有家電腦用品經銷商最近為了精簡人事,把財務及行政部門的部份人員調動至業務部門。
這些長年坐在辦公室的人,對於業務工作肯定是不習慣,於是公司開始祭出內規,業務人員三個月以內沒有達成一定的業績就解聘,所以要逼行政人員離職,調到業務單位是最常見的手法,而且也是最有效的。
雖然說公司這樣的手法有可議之處,但是筆者認為到業務單位歷練,其實有助於未來職場的發展,而且在行政單位的人,通常可以一窺公司客戶結構的全貌,對於轉戰業務單位反而是優勢,若您是行政人員被轉調業務單位,不妨換個心情,不要抱持著反正時間一到就走人的想法,或許會開創出另一片榮景。
另一種常見的情形是,主管故意給你很多事,或者不給你事做,擺明要員工知難而退。我甚至看過一位主管,為了要逼退員工,命令所屬的員工每隔10分鐘做一次報告,報告剛剛10分鐘內做了哪些事情,這種疲勞轟炸式的方法,對於員工來說是很難受的。
可是反過來說,如果員工耐力夠強,能夠應付精神上的壓力,那麼對於主管來說,也是一種折磨。筆者一位朋友就是受到每10分鐘報告精神壓迫的人,後來他反過來主動去跟主管報告他做了哪些事,哪怕主管在開會、講電話也照報告不誤,主管最後終於坐下來與他談妥離職方案,順利離職。
簡單來說,既然是「逼」員工離職,就是在考驗員工的耐性,希望員工受不了自請離職,這種時候就是耐力大競賽了。個人認為調單位、調到外縣市工作等等都可以忍,甚至調去做一些基層的工作,也都可以忍。一兩年之後,景氣一定是會回春的,況且忍到最後,公司應該也會提出較合理的離職方案。只能說經濟不景氣公司再撐、員工也再撐,在這個時候個人的「工作感覺」「工作情緒」等等,可以先放在一邊,先忍一陣子再說吧!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