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年前,曾在富基漁港廟邊的小吃店著了一次道,至今還印象深刻。記得當時買了紅魽、海蝦、透抽等海鮮,正準備請人代客烹煮。結果聽一個老闆在路旁招呼說:「地點不好,但手藝好。我們是做口碑的,才可以開這麼久。」於是就信步走了上去。
沒想到那隻肥胖的紅魽,非但生魚片被切得「哩哩拉拉」,外觀爛爛的不打緊,連刺都沒除去,實在誇張。而剩下的老闆建議吃糖醋,卻炸得很老很老,用醬油水滾過就上桌。誰知道,這還是小震撼而已,一直到當我走到廚房借水洗手時,才真正手足無措。
原來老闆請的漁村婦女,正倒了滿滿一鍋剁塊的鮮魚在炸,然後旁邊一口鍋,就把撈出來的魚塊陸續滾醬油芡。難怪剛剛買的紅魽,吃起來完全不像紅魽,根本是把每個人買的魚都一起下鍋。反正出了菜,你就得吃下去。這就是店家的經營態度。
至於生魚片,則瞥見委由一個約國中生的孩子在處理,看到他稚嫩的臉龐,奮力在做這種廚房最辛苦的差事,使我不禁黯然,心想:若生活優渥,誰願意讓孩子吃這種苦。於是責備的話說不出口,就敗興而歸,不敢再隨便請人代煮。
後來,經愛吃海鮮的親戚建議,改到漁獲販售區的第一間「姊妹快炒」品嚐,沒想到不只前面賣海產的阿姨,開價十分公道。且烹調手法快速、質佳,呼呼幾分鐘就上桌,實在是超有效率。
像是炸水晶魚,雖然僅裹了市售酥炸粉油炸,可是火侯得當、香鮮味正,難怪甫上桌就被一掃而空。而泰式涼拌魚皮,滑潤酸甜、漬露甘美,魚露、辣味也下手剛好,因此無論大人小孩,都能輕鬆享用。
至於炒海瓜子,雖然沒什麼盤飾可言,但炒工得宜、也不施味精調味,因此顆顆肥腴多汁、端得好吃。而魚鰾也炒得剛好,吃到嘴裡絕沒有怪味,只有讚可形容。
當然,現買現切的透抽沙西米,更是彷彿還活著一樣,嚼起來特別帶勁。最後,清蒸的母三點蟹上桌,個頭雖然不大,但蒸得剛好即起,所以就著薑醋吃,格外正點滿足。
坦白講,由於觀光漁港生意競爭,外地人要馬上找到好吃的店,其實並不容易。因此若無法分辨手藝好壞時,最好選廚房設在門口,且價格寫的一清二楚的店比較保險。而這家姊妹快炒,手法正是如此。所以有空,倒可前往一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