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華銀行自94年9月遭到金管會勒令暫停發卡業務,當時剛好又遇到卡債風暴,信用卡發卡業務一直處於停頓的狀態。這段期間剛好可以調整體質,另一方面也可避開風暴圈。不過,寶華銀行近日表示,目前正在整裝待發,考慮重新進入信用卡的消金市場。
寶華銀行的前身是泛亞銀行,在九十三年間美國通用GMAC金融集團投資了15億元新台幣,並更名為「寶華銀行」。這家銀行給民眾的最大印象就是那個牛頭標誌,寶華期望銀行能像「台灣水牛」或是證券市場中的Bull Market(牛市),勇往直前,衝!衝!衝!或許是衝的太過頭了,94年6月和7月信用卡逾放分別達到9.24%及10.67%,超過金管會「358」的規範,在同年9月被勒令暫停發卡業務,這頭牛因此就衝不動了,直至今日,終於寶華的牛角已經相中目標,要準備向前出發了!
金管會的「358」監理政策,是在93年各家發卡機構的共識,凡是信用卡逾期帳款比率超過一定比率時,主管機關可以採取的一項監理措施,到了去(94)年7月金管會更加具體的訂定出信用卡逾期帳款之監理指標,以及相關的監理措施。
一、逾期帳款比率3%~5%:以書面通知發卡機構,限期3個月內將逾期帳款比率降低至3%以下。
二、逾期帳款比率5%~8%者:將予以糾正,限期3個月內將逾期帳款比率降至低於5%。如果3個月期限一到,還不能改善,就會暫停其信用卡發卡業務(不包括掛失補發卡),同樣也不能受理申請信用卡。
三、逾期帳款比率超過8%以上:暫停其信用卡發卡業務(不包括掛失補發卡),也不能受理信用卡的申請。
這樣的「358」監理措施實施以來,確實遏阻了銀行呆帳的比率。也形成各發卡銀行,為了避免遭到暫停發卡業務之處分,紛紛藉由轉銷信用卡呆帳,或是出售信用卡不良資產及催收逾期帳款等方法,來調降信用卡的呆帳比率。但是卡債風暴威力強勁,也有多家銀行的逾放比一直居高不下。台新、慶豐、中華、安泰、日盛、友邦及法商佳信,今年1月份以來,逾放比率曾達到5%至8%。其中中華商銀在95年2至5月曾經連續4個月信用卡逾放比率皆超過5%,分別為7.8%、7.87%、6.62%、7.15%,顯示其信用卡逾放相當嚴重。若依據金管會的「358」來檢視時,都已經達到暫停發卡的界線。但據中華商銀表示:中華商銀的逾放比在6月份已經降低到4.42%,所以沒有暫停發卡的疑慮,目前還是正常發卡中。
台新及安泰95年4至6月連續3個月逾放比也都超過5%,慶豐則是在95年6月達到7.32%的警戒區域,這樣的逾放情形如果沒有改善的話,這些銀行恐怕也有可能會遭到金管會勒令暫停發卡業務。
消費金融業務是現在許多銀行的命脈及錢脈所在,其中信用卡更是昔日獲利的金雞母。以台新及慶豐銀行為例,兩家銀行也都是超過百萬張發卡量的銀行,截至95年6月底止,台新為國內第2大發卡機構,流通卡數為4,264,361張,而慶豐則是第11大發卡機構,流通卡數為1,036,374張,均是赫赫有名的發卡機構,實在無法想像若是真的遭到金管會勒令暫停發卡,會產生多大的影響,對眾多卡友權益的衝擊,更是不可忽視,值得持卡人密切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