週日發放了消費券,全台領取率高達91%,透過新聞報導,可以看到各賣場剎那間,幾乎都擠滿了消費人潮,我自己則在晚間9點多的時候,至大賣場選購過年的商品,人潮洶湧與上個月疲弱的人氣全然不同。
這一刻大家都可以暫時忘記去年經濟不景氣的陰霾,筆者也觀察到消費大眾使用消費券的狀況,從使用狀況就可大略猜出每個人的經濟狀況及理財觀,筆者就來分享一下我觀察到的現象及感想。
進入賣場採購東西之前,我先到了一家牛排館吃晚餐,放眼所及幾乎都是年輕人,我觀察了一下結帳狀況,大部分的人都是使用消費券結帳,果然符合了現在大部分年輕人「有多少、用多少」的消費習慣。
轉入大賣場之後,看到了很多由外表衣著就可大略判斷出經濟狀況不太好的人,這些人紛紛採購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,對於年貨專區的物品,卻沒有太多停留,我看著一個家庭的小孩想要買畫筆,也被父親阻止,手推車上堆滿著白米、罐頭等等用品,我知道這父親現在唯一的需求,就是讓家人的溫飽得以維持,相信他們一家三口的消費券,至少能讓他們這幾個月衣食無缺,消費券的政策至少讓弱勢家庭短期之內有了喘息機會。
再來到了筆者最關心的結帳區,因為從結帳區大概就可看出民眾使用消費券的心態,判斷出這項政策是否能夠帶來預期的效果,我觀察到大部分的人還是以消費券全額支付了商品款項,只有少數人會用消費券加上現金多消費一些東西。
消費券要成功有個重要關鍵,就是民眾在使用3600的同時,也會多花錢消費一些商品或服務,若是這比例能夠提昇,消費券政策的成功率就越高,但是從筆者觀察到的狀況,顯然不是這麼樂觀。當然由於是第一天,接下來透過政府的宣導,這狀況應該有可能改善。
不管怎麼說消費的人潮的確回籠了,在此筆者也呼籲大家,在自己經濟許可範圍之內,盡量把消費券分開多次並且搭配現金使用,讓消費券的乘數效果越大越好,經濟越快能夠回溫,全體人民都可受益,在即將到來的新年假期,積極的拿出現金及消費券來買東西,迎接新的一年!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