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十二月,繼晶華飯店在故宮拓點後,大概是為了拉攏一般消費的顧客,於是在外圍的地下室,也與台南「赤崁擔仔麵」攜手合作,賣起了連老闆娘曾鳳玉,都立志要讓台北人慕名來吃的府城小吃。
而「赤崁擔仔麵」的淵源,乃古都「台南擔仔麵」的長媳,離婚後自行創業所開設的台南小吃,所以既不是外行人所創,也不是辦家家酒,乃是真正由台南人來賣的道地家鄉味。
不過,雖說是血統純正,但吃起來,卻不免使人頓生水土不服之感。而這個感覺,意外地竟不是出自於台北人口味不合,反而是來自於經營團隊以及廚房的運作。因此即使只是幾十元的小吃,但這樣子的問題,可實在棘手了些。
首先要來談的,應該是定價,真的是沒話說的便宜。因此很少會有顧客,經過後會不想駐足入內。眼見小吃十八元起,蝦卷、豬腳也才百來元,因此每桌無不杯滿盤滿,想要大快朵頤一番。
結果家中一行人,當擔仔麵送到後,從煮麵攤逛回來的小兄弟就吵了起來。原來是晚回的哥哥,懷疑弟弟在麵裡亂添東西,不肯吃了。因此璐璐便立做和事佬,說明絕無此事。但沒想到,待自己大口一嚥,就狂咳了起來。
什麼?這真的是台南擔仔麵嗎?不只麵條口感不佳,且一股沒熟的豆芽腥味,混合著過多蒜蓉、烏醋的溫吞湯頭,真是能使人「大吃一驚」。
說來號稱使用蝦子、干貝跟特調肉燥做的擔仔麵湯頭,絕對不應該是這個味道。所以這碗麵,只堪用「有蝦子的台南Style油麵」來形容,若要硬說是台南口味,那還真是太過牽強!
還有這裡的筍絲焢肉,看起來黑白油亮的,真是賞心悅目。可是待入口,就被未脫盡酸氣的味道嚇了一跳。當然,筍不是不能酸,但酸到這種程度,完全掩蓋採購食材時的鮮嫩用心,不是很可惜嗎?
而滷肉,肉柴味寡,豬皮艱軔,連飯都煮得很硬心,因此跟台南偏甜腴軟的滷肉手法,顯然南轅北轍。至於其他七、八樣點心,滋味也有程度不一的落差。但璐璐暗忖,易地開店,適逢新年擁擠,因此失常難免,且暫時給他們一點時間調適,再拭目以待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