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年時,找了一些有興趣的書來瞧瞧。結果,看到一份聲稱是宣統四年,也就是民國元年三月的菜單草稿,裡頭竟記錄著末代皇帝溥儀的早餐菜單。而當時的他,其實也不過是個小孩兒,不過菜單裡竟洋洋灑灑地寫著:
「口磨肥鴨、燉肉燉肚肺、肉片燉白菜、黃燜羊肉、羊肉燉菠菜豆腐、櫻桃肉山藥、爐肉燉白菜、羊肉片川小蘿蔔、鴨條溜海參、肉片燜玉蘭片、炸春卷、黃韭菜炒肉、滷煮豆腐、燻乾絲烹掐菜、五香乾、花椒油炒白菜絲、以及祭神肉片湯。」
而其中雖然葷、素、炒、燉兼備,但論起好不好吃,這種早在半天、前一天就燒好,等著保溫上桌的餐點,試想能好吃得了嗎?因此無論是自己所吃,或是送給太妃生日時的敬菜,溥儀自己便下了:「華而不實、費而不惠、營而不養、淡而無味」的評語。
時至今日,雖然早已改朝換代。但鄉野食肆、酒樓飯館的手藝用料,倒也一點都不輸宮廷美食。而且還能把一些平凡食材施以巧思,做得使人吃了倍感適口充腸、其味津津呢!
像是台灣經典名菜-滷白菜,就是一種能依人豐儉,遂其口腹的好料理。比方說;作為宴席菜色時,就可以加入魚皮、肉絲、蛋酥、香菇、魚翅等來增其名貴大方。而居家烹煮,則落一些香菇、腐皮,也夠鮮美了。至於到了南部一帶的小吃店,則會把豬皮拿來當做配菜,照樣能燉出滑潤腴美的好滋味。
而台北市本來有兩家魯王滷肉飯,去年收掉了一家24小時營業的店,但這裡廣受歡迎的滷白菜,可跟一般台北人賣得不同,是真正添了豬皮來燒的。因此當你點上魯肉飯、虱目魚湯、炸排骨、白切雞等好料,想來體會一下鄉土風味時,很少人會錯過這裡花費不多,又特別有古早味的滷白菜。(台北市信義路四段265巷32號,營業時間上午11點至晚上10點)
尤其是老年人及幼童,雖然常因質地細軟才愛吃滷白菜,但其實白菜本身含有豐富的鈣質跟粗纖維,因此即使常因久煮耗損維生素C的成份,可是若同時多吃點兒水果,那麼何必像皇帝般天天大魚大肉,其實一樣能獲得充足的營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