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微涼的天氣裡,使人喜愛的食物除了藥膳之外,我想一碗附上熱湯的甜不辣,恐怕是最引人垂涎的一種點心。話說甜不辣的諧音,其實是來自日本的葡萄牙外來語tenpura。而這句話表示的料理,就是把食材裹粉漿入油鍋油炸的菜色。
所以台灣人雖然把炸魚漿餅叫做甜不辣,但天婦羅(甜不辣)真正的原貌,則應該是在料理店看到的車蝦、野菜天婦羅那種油炸食品。而台式的甜不辣,則反倒比較接近日本普遍認知的的薩摩揚,才是我們熟知的魚漿製品。
而論及日本的炸魚漿食品,風貌其實更多,所以不管添蔬菜、包蝦子、加章魚,味道也都不錯,只可惜昂貴,口感也不像台灣添加了地瓜粉這麼Q。所以若要品嚐好吃的甜不辣,恐怕還是到本地的老店比較習慣。
像是典型的台式甜不辣,得要用鯊魚、旗魚等魚漿打散調味後,再成形後油炸。而論及好吃嘛!當然是以基隆夜市現炸的口味最是迷人,倘若能搭著酸黃瓜一起吃,更是回味無窮。
至於那種當小菜吃的甜不辣,璐璐則要推薦位於景美夜市廟旁的炸臭豆腐、甜不辣攤。這裡雖然沒有媒體報導過,但臭豆腐夠味、泡菜鮮甜爽緻,而甜不辣香脆鼓脹,酥鮮可喜,一口咬下,真是棒呆了。難怪總是顧客滿滿,要買還得等上一會兒呢!
還有東區的阿婆甜不辣,雖然看起來只落了丸子、甜不辣、油豆腐、豬血糕等材料。但拜生意興隆所賜,食材不會滾到軟爛還端給客人吃,不僅保持了原始的Q滑,且甜不辣本身的資質,更是可以一咬就感受到其美味。
再者,這裡的服務態度也算親切,外帶時裝湯的阿姨,給的一點都不小氣,如果拿回家,整整可以倒兩次喝個飽,真是沒問題的量多實惠!
不過比較遺憾的,就是添加的豬肉丸子的水準稍遜,不僅太油、口感也不彈牙,想必不是後腿肉做的真貢丸。所以多半請店家不放,省得糟蹋糧食。
因此,當把食材沾著無法取代的特製辣味沙茶甜醬吃完後,再喝一碗可以自添香菜、充滿蘿蔔甜美的湯頭,簡直是午後充電最棒的享受了。(阿婆甜不辣,台北市光復南路294巷21號,093322870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