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年關的消費需求大增,使得去(97)年12月信用卡簽帳金額達到1,227億元,不僅創下去年度的第三高,更比前(11)月大幅成長19.47%,信用卡似乎有破冰而出的跡象。不過,信用卡業者仍擔憂景氣急凍所帶來的衝擊。
根據金管會公佈的12月份信用卡揭露資料顯示,整體流通卡量為3,395萬張卡,正式跌破3400萬張的整數關卡,比起前(11)月減少近29萬張卡,也比上(96)年同期(12月)大幅減少近249萬張。與94年10月信用卡最巔峰時期的4,574萬張相較,已減少了1,180萬張,衰退幅度超過25%以上。
而在經歷卡債風暴及金融海嘯之後,銀行獲利不斷下降,甚至產生虧損,以致業者紛紛針對信用卡進行清理,以求降低呆卡數量,來尋求獲利。因此,12月仍有高達近73萬張的停卡數,也造成當月淨發卡數(發卡數減停卡數)-28.6萬張。
12月有效卡數為1,946萬張,比起前月也減少了15.6萬張,動卡率再次回升到57.30%。其中美商花旗動卡率再創新高,達到81.14%,有效卡數也突破150萬張(1,514,082),而前十大發卡行中,動卡率比上月成長的,還包括有中國信託(11月:68.82%;12月:69.15%)、台新(11月:62.60%;12月:63.67%)、永豐(11月:59.94%;12月:60.41%)、荷銀(11月:44.24%;12月:44.42%)、遠銀(11月:60.38%;12月:60.64%)等,共計六家銀行。
在整體發卡數12月有441,603張卡,為今年次高紀錄,但停卡數727,379張卡,也是今年的次高,淨發卡數(發卡數減停卡數)達-285,776張卡。其中,玉山銀則是在12月奪下發卡王,發出164,297張卡,但停卡數也高達129,138,僅次於台新銀145,153的停卡。
玉山銀表示,因國民旅遊卡年底大量申辦而發卡量激增,而王建民認同卡及幸運鈦金卡也多有成長。停卡原因則是調整呆卡及債協高風險的卡片為主。
上月發卡表現優異的大眾銀行,12月更一舉衝上第二名,發出新卡41,499張,其中約有六成是分享卡,而其他4成則由重新包裝的大眾卡所創造。美商花旗則屈居第三位,發卡量降為36,048張卡;第四名的中國信託發卡34,939張,停卡則突破10萬張(110,128),是97年次高單月停卡數;第五的國泰世華發卡31,251張,停卡爆增83,084張,創下95年5月以來的停卡新紀錄。據了解,各大發卡銀行已陸續清理呆卡,預計未來幾個月仍會是停卡的高峰期,像是台新就會一直進行到今年五、六月。
12月份信用卡整體的簽帳金額,則有相當優異的表現,比起上月增加近200億元,成長19.47%。主要因年底消費需求增加,以及11月月底兩天業績併入12月所致。但比起上(96)年同期,仍小幅下滑約10億元,衰退0.77%。
簽帳金額前五名的銀行,比上月都有成長,排名第一的仍為中國信託,達到232億元,比前月增加了41.7億元,成長率21.88%;第二的國泰世華有174億元的刷卡量,比前月暴增67.5億元,大幅成長63.43%,主要貢獻來自國泰保戶刷卡付保費所致;美商花旗以129億元屈居第三,較前月小幅成長9.6億(8.04%);第四為台北富邦83億,比前月增加9.2億元(12.35%);台新則落至第五位,簽帳80億元,僅較前月增加4億(5.03%)。
儘管整體簽帳金額增加,但循環信用餘額仍持續下降,總體餘額為2,537億元,與前月比較減少了45.6億元,比去年同期已降低了310億元。居首位的美商花旗也連續兩個月下滑,比起前月再度減少7.8億元,不過市佔率卻提高到21.46%;而中國信託則小幅減少4.2億(236億元,市佔率9.32%),使得兩者差距縮小為308億元。
在預借現金的表現上,整體金額近40億元,比前月增加1.9億,其中美商花旗為12億(市佔率30.02%);中國信託也有9.8億元,比前月增加了1.2億,市佔率上升至24.65%。
去(97)年12月的信用卡市場,雖然在年關消費的加持下,刷卡金額成長近二成,但隨著景氣的惡化、企業放無薪假、裁員的影響,以及消費券的發放,已為98年1月的信用卡業績埋下地雷,而銀行業者無不嚴陣以待,繃緊神經,但卻又無計可施,只能靜待市況反轉。
十二月份信用卡發卡前十名,如下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