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概是經濟不景氣的關係,因此現在到大餐廳吃飯,有時候也要耳聰目明、口口留心。像璐璐的親戚跟鄰居,最近就告訴我幾件很扯的用餐經驗。而且,還都是在很有名的大型台菜餐廳,所發生的糾紛。
一是某個愛吃五柳枝(糖醋魚)的太太,竟然發現芡汁底下的魚身,有著被香插過的紅色小孔。只見被叫來的外場經理,一開始還不承認。但這位太太因為是老客人,所以便義正辭嚴地說:
「你不承認,但能解釋香孔從哪裡來的嗎?更何況今天剛好是拜拜的日子,你能把剛剛拜過的魚端出來給我看嗎?」結果店家只好認帳,把那條魚的價錢打了對折。
而另一個案例,則是點了三杯雞,給遠道從日本來的客戶享用。但誰知一入口,不僅硬,肉裡頭還有一股冰箱味,感覺根本就是回鍋的。也就是說,那是大量炸好冰凍過後,再拿出來滾過醬汁的雞肉,根本就不是現點現做的三杯雞。
不過礙於外賓在場,因此主人當場沒有發作。可是臨走前,還是氣不過跟店家講:「你們以為客人是白痴啊!就算這裡觀光客居多,但我總還是台灣人,不要太過分了。」
話說台灣的三杯雞,其實跟江西菜的三杯雞,有異曲同工之妙,都得以新鮮的雞肉切塊,加上薑片、蒜頭、九層塔等物(江西口味則免),然後用油(麻油、豬油均可)、醬油、酒各一杯來燒,才能做出香嫩的三杯雞。所以若把雞肉大批炸過,又冷凍後拿出來煮,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像三杯雞,但滋味,就是天差地別。
同樣的道理,像三杯中卷、三杯猴頭菇、三杯鮪魚腸,都是得現點現做,才不致走味。而最近璐璐吃過最鮮香的三杯料理,則要首推寧福樓的三杯下巴了!
據這裡的老闆兼主廚楊仁和說:「這道菜,由於是在上海館子裡賣,所以用的不是潮鯛下巴,而是每天新鮮現殺的草魚頭。至於炸的時候,火侯拿捏得剛好,要感到脆,卻不能焦,才能使客人吃到骨頭的部份,仍覺得滋味無窮!」難怪懂吃的人,總是一口口仔細地啃吮咀嚼,陶醉於濃郁芬芳的肌理之中呢!。(寧福樓,台北市金山南路二段二號三樓23519690~2)